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 21 章 ...

  •   经过反复商议,嬴渠梁、嬴稷与卫鞅将需要变更的秦法确定了下来。

      卫鞅认为,想要让秦国国力变得强大起来,农事是根本。因此,他这次变法,主要针对的是农事方面的改革。

      嬴渠梁和嬴稷也认同他的想法,粮食不足,底层士兵吃不饱饭,哪有力气去打仗?

      打仗需要大量的粮食,秦国未来想要挥师东出,就更需要提高粮食产量,否则后勤无法得到保障。

      只是……嬴渠梁看着卫鞅由拟定,他和嬴稷修改、补充细节的《垦令》,深觉《垦令》的推行必定会遭到来自各层人士的抵抗。

      因为,这则《垦令》为了敦促黔首们去种田,为了对官员和卿大夫们加以限制,有许多堪称严苛的条款。

      比如嬴稷曾经与嬴渠梁提到的,对朝中官员们的行事作风加以限制,不许他们将今日的事拖延到明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官员们的办事效率,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忙碌起来,没有时间去叨扰底层的黔首。

      卫鞅认为,这么做,黔首们就不会受到来自官员的干扰,就能专心开垦荒地了。

      这对于嬴渠梁来说,自然是喜闻乐见,一举两得的事,可朝中的官员们必定会感到不高兴。

      想想吧,本来这些官员们可以在岗位上舒舒服服地躺平,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处理公务。现在,这些官员们却被逼着内卷起来,为了保证效率,甚至不得不频频加班,谁会高兴呢?

      当内卷变成常态,当加班加点变成分内之事,又有谁能乐意?

      这条律令一出,秦国朝堂上的官员们或许不敢怨恨嬴渠梁,但卫鞅是必定要遭到怨恨的。

      另外,在卫鞅看来,那些被卿大夫、贵族们养着的门客也是不事生产的人,必须得到限制。

      在新法中,卿大夫和贵族必须按照他们府邸中的人数来缴纳赋税,如果有人胆敢收留这些“吃闲饭的”,更是会被从重征税,这样一来,贵族们就要考虑养这么多门客究竟是否值得了。

      在这种政策下,贵族们必定会遣散一批门客,只留下他们认为必须留下的人,他们的智囊团、他们的势力会减少。这些被遣散出去的门客,如果找不到收留他们的人,为了生存下去,也将不得不亲自下地劳作。如此一来,务农的人自然会变得更多。

      如果说以上两条会让卫鞅招致卿大夫、贵族们的怨恨,那么接下来的几条,就是真正动了他们的利益。

      以前,贵族和卿大夫之子都是不用服徭役的。新法却规定,只有卿大夫和贵族的嫡长子不必服徭役,其他儿子必须服徭役并缴纳赋税。

      为了把这些“不务正业”的富家子抓出来干活务农,为了削弱卿大夫与贵族们对秦国的影响,卫鞅可以算是煞费苦心。

      除此之外,卫鞅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人们享乐,让酒肉变成了奢侈品,禁止音乐和奇装异服在各郡县流行,加重商税……

      如果将卫鞅比作大家长,他一定是最严苛的那一类。对于任何有可能让他手底下的人“玩物丧志”的行为,他都十分警惕,严厉禁止。

      那些底层黔首最好除了吃饭睡觉造人之外,就是种田、种田、种田,不要去想些有的没的。

      等到他们习惯了服从秦律,以后,秦国军方需要征召他们入伍的时候,他们也会成为最听话的士兵,能够让指挥官如臂使指。

      卫鞅所限制的人,包括底层的黔首,包括外国来秦国游学的士子,包括秦国本国的官员和贵族。除了国君没被他限制之外,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要接受来自新法的制约。

      黔首们向来顺从,又有新出台的“农爵制”和“军功爵制”作为胡萝卜在他们面前吊着,他们应该不至于抵抗。即使抵抗了,秦国的军队也能够镇压住不听话的人。

      但秦国朝堂上还有许多官员和贵族,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他们是必定是要奋起反击的。

      他们手中把持着许多资源,一旦他们联合起来造反,一个处理不好,就会给秦国留下无穷祸患!

      嬴稷看着嬴渠梁忧心忡忡的表情,开口道:“君上不必担心,老氏族的领头人甘龙和杜挚已经被赶出了我秦国朝堂,他们的反应总要慢上一拍。他们谁若是敢反对我秦国新法,便让白起直接杀过去!稷倒要看看,还有谁人胆敢反对!”

      白起打仗理念是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因此,他的打法也会显得比较凶残。

      他在战国初期虽然没打几场仗,却已是声名在外,令人闻之胆寒。

      有白起为嬴渠梁和卫鞅的变法保驾护航,遇到不服之人,只管暴力平推过去就是!那些老氏族们封地上养的私兵,根本不是白起的一合之敌。

      嬴渠梁在听到嬴稷的话后,点了点头:“你说得对。万事开头难,咱们将新法顺利推行下去了,后头的事,自然也就顺当了……”

      卫鞅见嬴稷底气十足,嬴渠梁又对嬴稷这般倚重信任,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对于成功劝说嬴渠梁让嬴稷做小太子嬴驷的法家老师,他又多了一层把握。

      ……

      当嬴渠梁和卫鞅宣布要在秦国境内推行新法之时,果然在朝堂上引起了一片震荡。

      严苛的新法,让在场的秦国官员们发自本能地反感。

      这时,嬴渠梁开口道:“本次,由白起将近负责保证新法能够顺利得到实施。诸卿不必再劝,寡人心意已决,这新法,寡人是必定要推行到底的!唯有变法,才能使我秦国变得富强。”

      说完这番话,他环视了一圈周遭:“谁若是反对变法,谁就是跟寡人过不去!”

      嬴渠梁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在场的大臣们自然不好再坚决反对卫鞅的新法,他们可不敢明晃晃地跟嬴渠梁作对。

      嬴渠梁手中本来就握着秦国军权,眼下,嬴稷和白起所率的二十万大军,又明显以嬴渠梁马首是瞻。在场的老氏族们封地上的士兵加起来也没这么多呢,他们是疯了才会直接跟嬴渠梁对着干。

      但这新法,他们粗略地看了一遍,就发现其中有一些条例他们完全无法接受,他们得想个办法在不波及自身的情况下,将新法给搅黄。

      一旁的嬴稷似是看穿了他们的小心思一般,发出了一声冷哼。

      “新法十分严格,若有谁胆敢触犯新法,管他是谁,君上与我定不轻饶!说到做到!”

      “诸位要是不想刑法加身,可别以身试法!”

      面对嬴稷的警告,有些人害怕了,退缩了,但仍有一些人,不撞南墙不回头。

      嬴稷默默地将那几名面服心不服的人的容貌记载了心中。

      新法的推行不容有失,嬴稷准备派人时刻盯着这些人,一旦这些人有任何异动,便直接将这些人下狱!

      ……

      新法推行之初,进展并不顺利。

      嬴渠梁和卫鞅首先要面对的难题,是如何取信于黔首们,让他们相信,秦军是真的铁了心要变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卫鞅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命人找来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立在市场上。

      这一举动,果然引起了一些黔首们的好奇。他们开始向着木杆所在的方向聚集,准备看个热闹。

      当然,由于他们对达官贵人存在一定的敬畏之心,他们并不敢凑得太近,只敢远远围在一边观看。

      “谁能将这根木头移到北门,我就给他十金!”

      这么简单的事,只要做成了,就能得到十金?

      黔首们都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一时没人敢上前。

      他们终日在田间劳作,所得的产出,才勉强能够糊口。如果遇到灾荒年,他们立时就要靠着啃树皮草根度日。

      他们中的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金子长什么样。现在,这个看起来像是秦国官员之人,却对他们说,只要他们能够完成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就能够闭着眼睛将这十金给赚走?

      黔首们都愣愣地看着说话时还带着些魏地口音的卫鞅,并不敢相信卫鞅的话。

      卫鞅环顾四周,又扬声道:“众位可是嫌钱少了?那么,谁能将这根木头移到北门,我就给他五十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这话音刚落,一名勇士就站出来说道:“请让我试试吧!”

      反正,这对于他来说是一项非常简单的活计。

      要是眼前的这名贵人信守承诺,他就白赚五十金,如果这名贵人说话不算话,他也只是被戏耍了一番,并没有什么损失。

      有幸围观“徙木立信”环节完整细节的嬴稷,以及给他和嬴渠梁做护卫队长的白起,都感到很是新鲜。

      原来,当初,嬴渠梁和卫鞅变法的时候,还发生过这种事吗?

      嬴渠梁刚刚还在赞赏卫鞅的这个主意,一转过头,就看到嬴稷和白起一副围观名场面的样子,他不由有些无奈。

      “快把你们这表情收收吧。卫鞅在前面辛辛苦苦的忙活着,你们在后面看戏,像什么样!”

      “放心吧,大父。商君这会儿正忙着呢,他是不会注意到我们的。”嬴稷小声道。

      谁知,他这话刚出口,就被打脸了。

      只见卫鞅回过头来,有些无措地看着他们:“君上,我刚刚将五十金给了那个帮我搬木头的人,这些黔首已经相信了我的话是真的。我试着向他们解释我秦国新颁布的秦法,可是……可是他们完全听不懂啊!”

      早些年,卫鞅是卫国公子,后来,他在魏国为官,如今,他又是秦国官员。

      可以说,他虽然为了更好地统治底层黔首,近距离观察过这些人,但他从来不曾跟这些人打过交道。他一出口,就是文绉绉的话语。

      要让他为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黔首们解释他拟定好的秦法,可真是太难为他了!

      尤其,新法一条一条整理下来,其实并不少,连秦国朝堂上的官员们,啃起来都颇为费劲儿。

      他要怎么让底层黔首们理解他的意思呢?

      卫鞅的一番话,让嬴渠梁和嬴稷也同样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们看着周围衣衫褴褛、面带土色、光着脚丫子到处跑的黔首们,对视了一眼,一时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卫鞅没有跟底层黔首打过交道,难道他们就跟这些黔首们打过交道吗?

      他们设想过推行新法可能遇到的重重困难,唯独没有料到,他们会卡在向黔首解释新法这一环节。

      偏偏,这又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 2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