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5、第一百零五章 ...

  •   尤家是武将世家,出身榆林,尤攸宜的父亲尤世功有两个弟弟尤世威和尤世禄,还有几个堂哥堂弟。

      大明还没有灭亡的时候,他们都在朝中担任军职。

      除了尤世功在辽东抵御大金,其他几个兄弟都在陕西对抗起义军。

      上一世的这个时候,尤世威还在山海关呢,后来因为一起并肩作战的好兄弟战死沙场对朝廷生了嫌隙,自请罢免和尤世禄生活在家乡。

      这一世不同,因为皇太极韬光养晦,就凸现出了起义军的凶猛,崇祯帝上位之后把尤氏兄弟都调到了陕西平叛。

      现在大明亡了,但是尤氏兄弟还是在和李自成的余部对峙着。

      筑风:“主子,可要答应他们?”

      “当然。”宝华的心情很好,原本她手里的南北两方势力就属马千乘那边发展的最好,后来将马千乘交给了马喀塔,尤攸宜那边就脱离出来了。

      脱离出来的尤攸宜手底下非常缺人,她曾经给宝华来过信要人,可是现在宝华手里也缺人,便让尤攸宜自己想办法,不过她也像之前马千乘要人时的那样给了她同样的建议。

      毕竟宝华手里也不是经常有人的,但大明是不缺人的,当初马千乘缺人的时候,把秦良玉说服带走了,还有她治下生活困难的百姓们。

      尤攸宜也可以啊,她父亲尤世功肯定也有很多私交甚好的同僚们,她也可以把他们变成自己的人。

      现在尤攸宜把她的叔伯兄弟都变成了宝华手底下的人,宝华疯了才会拒绝,不过,为了防止她手里的人不受控制,宝华还得做点手脚。

      别说什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宝华虽然相信尤攸宜,但是对于她的叔伯兄弟可一点也不了解,宝华肯定要保障自己的地位的。

      *

      皇太极回到乾清宫没多久就见到了急匆匆赶来的岳托他们。

      多尔衮也在其中,他到现在也没有收到大玉儿的回信,他负责的剃发易服也没有好的进展。

      多尔衮还以为皇太极一定会对他发难的,没想到皇太极召集他们只是为了攻打大明。

      多尔衮放松绷紧的一根筋的同时也对皇太极的安排非常不满。

      皇太极居然以他现在手里的事没有干完把他和他的襄红旗留在京畿道镇守。

      但是多尔衮也不能明说皇太极针对他,毕竟他手里的事务是没有做完。

      而且其他的亲王贝勒也肯定不愿意他去分一杯羹,就算他说了也没有人会附议他的话,何必自取其辱呢。

      *

      行觉也知道了多尔衮传信进来的事。

      刚开始听到吴良辅禀告这件事的时候,行觉还不自觉砸了手里把玩的玩具。

      不同于行觉对大玉儿复杂难言的感情,行觉对多尔衮只有恨意,恨多尔衮自封摄政王,对他的江山心存觊觎。

      恨多尔衮主宰他的婚姻,让他娶一个蒙古女人,哪怕那个女人是他的表妹,哪怕那个女人明艳动人,行觉都只觉得屈辱。

      恨多尔衮在宫中来去自如,与他额娘不清不楚,让他遭受了很多非议,没错,那些人是不敢当着他的面议论,都是背后偷偷摸摸的,可是行觉也不是一个傻到一无所觉。

      就算行觉是九五至尊,但是一个没有实权的九五至尊相当于没有牙齿的老虎,哪怕是宫女太监都不一定打从心里敬畏他,自然能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知道他们心里的想法。

      上一世他登基后亲征前的那段时日是他过得最憋屈的日子,就算坐在龙椅上,那些宗室王公对他也毫无敬意,不管军政要务还是民间政事都只询问多尔衮的意见。

      要不是豪格被夺了帝位与多尔衮对上了,只怕他屁股底下那张龙椅更坐不稳。

      说起豪格,这一世豪格的变化也太大了,当初不可一世,朝臣们眼里默认为太子殿下的肃亲王,这一世只是一个肃亲王。

      而且豪格和多尔衮之间的关系有些微妙,不,不能说微妙,从行觉派到肃亲王府和睿亲王府的人传回来的消息看,他们两人加上多铎和洛格,四个人处得跟亲兄弟一样。

      这四个人当中,除了洛格上一世早夭行觉一点也不了解以外,其他三人都不是善茬,也都算是他的老对手了。

      想起多铎,行觉想到了上一世他刚登基的时候多铎做的事情,那时候行觉就知道不止多尔衮这个摄政王看不上他这个皇帝,就连多铎也看不上他。

      关于多尔衮和他额娘的流言蜚语,行觉第一次听到还得是从多铎的嘴里。

      多铎毫不顾忌的当着他的面问多尔衮什么时候娶大玉儿,行觉才知道原来他尊敬的十四叔居然对他额娘起了不臣之心。

      从那以后,行觉就一直觉得背后有人议论他的身份,甚至还有那蠢货怀疑他是多尔衮和他额娘的儿子,不然的话,怎么多尔衮自己不登基,反而是把他拱上了帝位。

      蠢货就是蠢货,他们以为随随便便一个人就可以登基为帝的吗?他是他阿玛的阿哥,额娘身份高贵出身科尔沁,他有满蒙两族的血脉,他才是上天庇佑名正言顺的天子。

      像多尔衮那样的乱臣贼子怎么可能当一国之君。

      只不过这一世在听到吴良辅的禀告以后,行觉又觉得有了不一样的地方,“你确定额娘没有回信?”

      “吴侍卫是这么说的。”吴良辅低眉顺眼。

      行觉觉得既然是吴三桂传进来的消息那就错不了,这正好验证了他的猜测。

      他额娘对多尔衮并没有男女之情,一切都是多尔衮的自作多情。

      上一世,他额娘会和多尔衮在一起,肯定是因为皇阿玛死得太早了。

      这一世皇阿玛身体康健,他额娘肯定不会理睬多尔衮的。

      虽然少了多尔衮的支持,他登基可能会麻烦点,但行觉觉得历史是不可逆的,既然他上一世能当皇帝,这一世这皇位也一定是他的。

      *

      应天府的大街上的角落里,有人偷偷摸摸的聊着悄悄话。

      “你听说了吗?”说悄悄话的开场白。

      “你也听说了?你都知道了,那肯定是真的了,你说这些当官的心怎么那么狠?一层一层的税加上去都只是为了自己享受,他们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我们这些老百姓活不下去吗?”

      “我以前也觉得这些当官的是个好人,没想到他们比鞑靼蛮夷还狠,我听说啊,济南那边的税收只有咱们这里的一半……”

      “真的吗?怎么可能?”说这话的人怀疑的看着眼前的人,他会不会是叛国贼,投靠了鞑靼才为那些蛮夷说话。

      另一个人看出了他眼神里的鄙夷,不禁也动了气,“既然你不相信我,那就算了,反正这事是我听其他人说的,我还听说有那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偷偷去了济南。”

      其实他心里也有了异动,可是又怕是假的,所以才会问眼前的人,要是他也想去,那两家人一起去也有个伴,只是现在又被他看叛徒一样的眼神刺痛了心。

      “……是嘛。”
      这样的对话还出现在南明治下的其他城都。

      这流言的开端还要感谢宝华,她在知道钱谦益对杨爱下药的时候,就打算让他们所做的一切暴露出来。

      这一世的杨爱可不是上一世的河东君柳如是,柳如是愿意嫁给钱谦益可不代表杨爱愿意嫁给他这个糟老头子,哪怕她们是同一个人。

      既然杨爱不愿意,宝华向来护短,自然要护着自己的人教训欺负她的人。

      而且宝华也没有无中生有,这是钱谦益他们自己做的事,他们都做得出,宝华也只是‘帮’他们宣传一些而已。

      不过这流言能传得这么快还要多亏了皇太极,他的反应也不慢,在流言起的时候浇了一桶油,吹了一股风,很快这流言遍布整个南明。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