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8、第一百二十八章 ...

  •   “陆格格,陆格格请接旨吧。”
      来传旨的太监是汪公公,他是安巴手底下的亲信,向来在宫里很有地位。

      汪公公是个聪明人,也是紫禁城里的老人,他揣摩人心的功夫很到位,他跟在陛下的身边并没有多久,但是已经发现陛下对皇后娘娘的心不一般。

      因此,汪公公对皇后娘娘所出的几位阿哥公主特别优待,就像这一次陛下给智亲王赐婚,他还特意从安巴大人手里讨来了传旨的活。

      看到陆格格呆愣的模样,见惯风云的汪公公明白她这是不敢置信呢。

      别说她了,就连他们这些伺候的人都很是吃惊,满清人对待满人和汉人的区别是刻在骨子的,不仅仅是满清贵族和汉人平民之间的区别,就连同是伺候主子们的他们这些奴婢们也是一样的区别,在奴婢底层的永远都是汉人。

      可是现在皇后娘娘唯一的阿哥却要娶一个汉人女子为王妃,这让汪公公想到的第一点就是皇后娘娘遭到了陛下的厌弃,才给智亲王赐了一个这样的王妃。

      可想想又不可能,陛下对皇后娘娘的心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他们这种身边贴身伺候的却是最清楚。

      汪公公觉得他在紫禁城里也待了有三四十年了,前明好几位皇帝都见过,却没有一位像现在这位陛下一样独宠一人,哪怕是崇祯帝的田贵妃也比不上他们现在这位皇后娘娘受宠。

      既然不是皇后娘娘失宠,那么陛下如此赐婚肯定有他的圣意。

      汪公公才会从安巴大人那里求来这宣旨的好事,这位陆格格可是板上钉钉的智亲王妃,要是一切顺利的话,她很有可能就是未来的太子妃,甚至是皇后娘娘。

      想到这里,汪公公的语气更如风扶柳一般,“陆格格,还是请您先接了这圣旨吧。”

      陆歆然已经回过神来,双手举过头顶,“臣女接旨。”

      汪公公把圣旨交给陆歆然以后就说道:“陆格格快请起吧。”

      陆闻之足智多谋,就算内心震惊这件婚事,也面无异色,他像以前接圣旨一般站起身来,还吩咐陆歆然身边伺候的人把她扶起来。

      陆闻之眼神示意陆见之,陆见之走到汪公公身边,在两人衣袖相交间把手里的荷包递给他,“汪公公,这圣旨……”

      汪公公当然明白陆家二爷这话是想要知道陛下为什么会下这样的旨意,要是他知道的话,肯定会为了讨好智亲王妃而松口的,可是他是真的不知道啊。

      只是,陆家二爷都已经问了,他总不能不答吧,“陆大学士,陆二爷,陛下的圣心岂是奴婢可以揣摩得出的,不过陛下既然选中了贵府的格格当智亲王正妃,肯定是看中了她的聪慧大方……”

      之后汪公公面对着陆见之和陆闻之把陆歆然大夸特夸一顿,他作为紫禁城里的旧人能在改朝换代的时候不仅保住自己的命,还能让安巴重用,当然是能屈能伸的人,更何况巴结讨好智亲王妃可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要不是汪公公一直在安巴手下得用,他还抢不到这活,背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这活嫉妒羡慕恨他呢。

      汪公公走后,陆闻之和陆见之去了书房,陆歆然早就已经等在这里。

      看到他们兄弟俩结伴而来,陆歆然站起身来,“大兄,二兄,这件婚事?”

      陆闻之:“陛下下这样的旨意肯定有他的用意,明日我找其他同僚说说话,看能不能从他们嘴里得知一些内情。”

      其实陆闻之这话完全就是安慰陆歆然的,他都猜不透他们这位陛下的心意,更遑论其他人了,只怕只有范文程能摸出一星半点了,只是以他和范文程的‘交情’,就算范文程看出来了什么,也不会告诉他。

      “大哥,小妹,你们也不用太担心啊,陛下既然已经赐婚了,这件婚事就不会出现问题的,而且小妹得偿所愿不是很好嘛。”

      都说老大傻,老二尖,调皮捣蛋看老三,可陆家三兄妹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

      陆闻之是陆家的家主,他能在群狼环伺的时候带着陆家人弃车保帅,果断放弃平湖不能带走的产业离开,到盛京城重新开始,又能在范文程手底下做事,最难得的是最后还能全身而退,虽然这里面也有宝华的筹谋,但能不能做到还是得靠陆闻之自己。

      这一系列的举动都可以看出他的智商和情商有多高。

      陆歆然也不遑多让,她虽说是一个女子,但是能得至善学院的院长夸赞,还成为她的弟子就可以看出来她的聪慧了。

      也许是兄长和妹妹都是这样聪慧的人,倒显得居中的陆见之不是那么出挑,可你要是说他不聪明就可以随意欺负他,那也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

      陆见之虽然没有陆闻之和陆歆然在才学上的造诣高,但是他的直觉超厉害。

      就连陆歆然喜欢上智亲王,也是他先陆闻之发现的。

      这次赐婚圣旨下了,他却没有任何不详的预感,就知道是好事不是坏事。

      陆闻之和陆歆然就算知道陆见之的直觉准,可是却没有他那么乐观,只是为了家里人着想并没有再揪着这个话题。

      陆闻之:“既然你和小妹的婚事都已经定了,我这就写信去盛京城请母亲进京。”

      陆见之和钮祜禄·怡萱的婚事也定了。
      按理说长兄如父,陆闻之又是陆家的家主,他们的婚事他一个人就可以做主的。

      可是陆闻之一直没有娶妻,陆府没有当家主母,就需要陆老夫人进京操持。

      陆歆然倒是知道一点大兄这些年独身的缘故,可是这种事不是旁观者可以说清楚的,也不知道这次母亲进京还会不会像之前那样逼迫大兄娶她侄女?

      陆歆然和陆闻之、陆见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陆老夫人自然是她的亲生母亲,她的侄女也是她的亲表姐。

      只不过她们家早就不认这门亲戚了,当年她祖父和父亲死了以后,她舅舅家就和她们家断绝了关系。

      她们家过得最艰难的那段时间也从不来往,人嘛,都是趋利避害的,为了自己家族的未来舍弃一些一些不必要的来往也很正常。

      要真的是为了明哲保身远离他们家,陆歆然也能理解,毕竟换位思考一下,他们陆家也会这么做也说不定。

      只可惜他们的舅家可不仅仅只是想要保全自己,更是打着以他们陆家为投名状向钱谦益投诚,甚至于他们断尾求生离开后留在平湖的产业也大多都是被他们家吞并的。

      两家以前是姻亲,来往密切,他们家比其他家还了解陆家,动手自然快。

      不过这有什么用呢?还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他们吞进去多少,就双倍吐出来给了钱谦益。

      不过这也许也是他们的求仁得仁,他们原本就是想要搭上钱谦益的,就算投名状不同,也成功了不是,至于痛失大半家财的心疼也可以忽略不计吧。

      她那所谓的两个表哥就是这样进入朝堂的,只是还没等他们发光发热,李自成就打进了京城,钱谦益他们南逃的时候并没有带上他们。他们具体发生了什么事陆歆然不得而知,也不想知道,反正都已经是仇人了。

      可是三年多前大兄带着他们一家人进了京,他们家居然还有脸腆上门来。

      还重提两家人当初指腹为婚的亲事,当初这亲事是她大哥和所谓的大表姐的。

      想想也知道这么多年了,她那个大表姐早就已经嫁人了,儿女都有了。

      结果这时候他们家居然还有脸重提婚事,还想把这门婚事的对象改成她的小表姐。

      陆闻之当然不同意,陆歆然和陆见之也不想要这个大嫂。

      可是陆老夫人不是这么想的,这些年来在陆闻之的保护之下,她早就忘记了当年所受的苦,时隔多年又见到娘家人,她迫不及待的希望两家人能够重归于好。

      陆老夫人不仅用她的私房钱在京城为他们家买了一座三进的宅院,还把小侄女接进了陆府。

      不管陆歆然怎么劝说,她都不听,硬是要让陆闻之娶了她小侄女,后来甚至做出了下药把他们关在一起的行为。

      陆闻之忍无可忍把她们姑侄二人送去了盛京城。

      谁不知道她那小表姐一直自诩是她大嫂,这三年多来又拒绝了好几家的求亲,用的理由都是她和陆闻之有亲事。

      她大兄是干大事的人,没有理会她们之间在盛京城的小动作。

      现在又请陆老夫人进京,陆歆然怕又起波澜。

      *

      “额云(姐姐),你这是?”皇太极看到东果公主手里拿着的令牌心生不虞。

      这东果公主手里的令牌是努尔哈赤死前留给她的,能调动镶黄旗和正黄旗一部分牛录,而在努尔哈赤死后,东果公主已经三番四次利用她手里的令牌给他下绊子了。

      毕竟在东果公主心里大汗最理想的人选还是她的亲弟弟代善,只可惜棋差一招,被他这位一直不‘显眼’的八弟窃取了汗位。

      为了家中儿孙着想,东果公主只得认了他这八弟为大汗,但这并不代表她真的承认了他。

      就说当初代善还没有被贬为郡王之前,东果公主还拿着这令牌帮着代善给皇太极找了好几次麻烦,虽然都把皇太极反击回去了,但是事情多了也挺嫌烦的。

      这几年代善只是一个郡王,正红旗也到了岳托手里,加上董鄂家东果公主所出的几个阿哥都开始在军中崭露头角,考虑到他们的前程,东果公主就像是偃旗息鼓一般。

      皇太极还以为为了董鄂·多积礼(东果公主现在最出息的儿子)他们几个在军中的地位,他再也不会见到这块令牌了,没想到今天的赐婚圣旨一下他又见到了。

      也许是令牌勾出了皇太极某些不舒服的回忆,他小时候因为额娘孟古哲哲不受重视,他在阿哥里面也是不出众的,还是后来他额娘没了,汗阿玛又和叶赫部有了冲突,为了暂时稳住叶赫部,才会想起皇太极这个八儿子,把他提到军队里给了他一个粮草督办的闲职。

      那个时候名义上皇太极是粮草总督办,但实际上粮草督办的事宜都是由他的副手,也就是努尔哈赤的亲信调配的。

      皇太极花费了多年时间才把这一职掌控在她自己的手里,才能才努尔哈赤那么多儿子里面脱颖而出成为四大贝勒之一。

      那些年他低过头,弯过腰,虽然现在成功了再回过头去看没什么,但是碰到特别的人,特别的东西,比如东果公主,比如东果公主手里的令牌,这些人和物都让皇太极想起一些不是很愉快的事。

      不过就算皇太极内心再是咆哮狂怒,面上还是不动声色。

      “陛下,你还记得这块令牌吧?”

      东果公主没看出来皇太极内心的真实想法,就算她看出来了,现在也管不了皇太极心里怎么想的,她早就已经被怒气冲昏了头。

      毕竟她最疼的就是她唯一的女儿。

      可怜她的宝贝女儿年纪轻轻在生孩子的时候就难产过世了,这一份疼爱自然就转嫁到了她女儿拼死生下的索绰罗氏身上。

      到了索绰罗氏的婚配之龄,东果公主千挑万选为她选了哈梵泰为婿,为此她在选秀前还特意进宫向她以前看不上的八弟‘第一次’低了头。

      东果公主觉得她和皇太极之间已经有了默契,智亲王妃只会是她的外孙女,没有想到被一个汉人奴隶抢了先。

      东果公主从来没有看得起过陆家人,陆家是什么人?别看现在的陆家家主是内阁大学士,可他当初是给范文程当幕僚起家的,说的好听是幕僚,实际上就是奴隶。

      范文程自己就是他们爱新觉罗氏家的奴隶,奴隶的奴隶地位更是低贱。

      东果公主都不知道为什么皇太极会重用身份这样低贱的人,现在还将这样低贱的人家出来的女人赐婚给哈梵泰,难道皇太极就不怕脏乱了他们爱新觉罗家的血脉吗?

      “这是汗阿玛赐给我护身的令牌。”东果公主轻轻抚摸着令牌,这块令牌快要陪了她二十年了,就像她身体的一部分,可是今天为了她的乖外孙女她得舍了,“……陛下,看在额云已年迈的份上,你就给额云的外孙女一条活路吧。”

      说着东果公主就对着皇太极递出了手里的令牌。

      宝华端起茶杯遮住紧抿的嘴角,这东果公主不愧是努尔哈赤的掌上明珠,就算是说软话也带着一股逼迫的劲儿,她这话的意思好像皇太极不把她的外孙女赐婚给哈梵泰就是逼她去死一般。

      她不会还以为现在的皇太极还是当初那个她带着代善他们可以随意欺辱的小可怜吧?

      宝华知道之前皇太极会想要把索绰罗氏赐婚给哈梵泰,不是因为她这个固伦公主,而是因为董鄂家和索绰罗家现在都有不少人在军中出了头。

      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改变主意,但总归和索绰罗家脱不了干系。

      可现在东果公主却话里话外点出皇太极不守信用,明明之前答应她会为索绰罗氏和哈梵泰赐婚的,现在只是一个恭亲王侧妃,

      果然,皇太极面上开始放松,原本紧皱的眉头展开了,看上去好像是听进去了。

      但是看到他幽深的眼睛,还有那不自觉的小动作,宝华就知道皇太极是厌烦极了东果公主。

      也是,就算是普通人面对一个一而再再而三联合其他人对付自己,也不会轻易饶过她。

      皇太极并没有接东果公主手里的令牌,这令牌在他这里的作用早就可有可无了,又何苦再为了这一块死物招来骂名呢。

      “额云的意思是索绰罗氏嫁给朕的恭亲王为侧妃是辱没了她?”

      皇太极这意思大有她说是,就撤回赐婚的圣旨。

      可就算东果公主脑子不灵清,她身边贴身的嬷嬷总是厉害的,她站在东果公主身后低垂的眸看到皇太极的反应,也明白自己主子得罪了他,连忙在她身后暗示她。

      东果公主的理智总算是回来了一点,“陛下膝下的阿哥们自然品性都是好的,只是她倾心于……”

      皇太极抬手打断了她,“既然额云也觉得他好,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了,来人,送固伦长公主。”

      要不是她有几个争气的儿子,皇太极都打算削了她的爵位。

      皇太极下了命令,东果公主很快就到了紫禁城外。

      她坐在马车上看着这座皇宫,脑袋瓜从来没有像这一刻这样清醒过,当初她看不上的早就成为她高攀不上的存在了。

      贴身嬷嬷看着东果公主落寞的神情也心疼,“公主,咱们现在回府吗?”

      “不,去索绰罗家。”东果公主要去给索绰罗氏撑腰。

      现在的索绰罗家是索绰罗氏的继母当家,她知道索绰罗氏背后有她这个固伦长公主撑腰不敢对她不敬,但最近因为婚事的变动,索绰罗氏总归受了委屈的。

      现在亲事是不能改了,可她们要是想要借此来磋磨她的外孙女,那就是做梦。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8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