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3、第一百四十三章 ...

  •   北五所,阿哲看着坐在她面前的十三妹,吃惊的问道:“十三妹,你再说一次,你刚才的话。”

      十三公主却很认真的说道:“十二姐,你没有听错,我说我想跟你一起走。”

      阿哲脸上的表情不变,“十三妹,你是否误会了什么事情?走?走去哪里?”

      “十二姐,我是真心想要追随你的。”十三公主对着阿哲就要行大礼。

      阿哲拦住了她,“十三妹,咱们都是皇阿玛的公主,淑妃额娘的地位也不低,何至于说追随二字。”

      十三公主知道她不说出个一二来是不会让阿哲松口的,“十二姐,你不用瞒我,我虽然不知道七姐她去了哪里,但是我知道皇额娘是不会害她的,而且十二姐,你的人不也在准备出行的准备吗?”

      “既然你知道这一点,那你应该也猜到我一旦离开京城最近几年是不打算回来的,就算回来也只是暂住而已,我听说淑妃额娘已经在为你挑选额驸了,就等着婚事先定下来,到了年纪再成婚,如果你跟着我一起走,未必能在婚期之前回来。”

      十三公主没有瞒着阿哲她最真实的想法,毕竟想要跟着她走,当然要坦诚了,“说起来十二姐你可能不信,我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躲避我额娘给我挑选的额驸,才会想着跟着你一起离开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是女子,虽然也羡慕大姐那样美满的婚姻生活,但我更想像二姐和三姐一样,不管嫁给谁人都要属于自己的立身的本事。”到底鳌拜那样的人还是少了一点,她也不是雅利奇。

      阿哲也不会因为十三公主的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动容,“十三妹,你先回去吧,这件事我要好好考虑考虑,你也知道就算我要离开,也要等到一切都准备就绪,而且这事你也没有跟庶妃额娘提过吧?她会同意你跟我一起走吗?”

      阿哲虽然年纪小,但是她也知道淑妃额娘的满心都扑在皇阿玛身上,可因为皇阿玛现在都住在坤宁宫,淑妃额娘对于她们坤宁宫一脉态度都很差,说是视为仇人也不为过,她不太可能会同意自己的女儿跟着仇人离开,还是去的那么远地方。

      “十二姐……”看出阿哲毫不动摇的,十三公主明白她今天是不能达到目的的,“那就请十二姐好好考虑考虑,至于我额娘,我一定会说服她的,不会让她影响到皇额娘。”

      *

      坤宁宫宝华也在准备让阿哲去马千乘那里顺路带给马喀塔的东西。

      六年前达哲不是去给马喀塔送嫁了嘛。

      那个时候宝华还把马千乘那里的势力交给了她,结果她随着送嫁队伍到了察哈尔,见证了马喀塔成为察哈尔大妃的蒙古仪式以后,就快马加鞭赶到了岛上。

      那个时候因为皇太极派去的负责人刚从京城出发没多久,伊德日他们的船队还没有开。

      等达哲赶到岛上没多久,皇太极派去的负责人也到了。

      达哲直接派人给宝华寄了一封信,就带着她的亲信上了船,跟着船队出海了。

      信上写了她知道额娘给她们三姐妹安排的路,姐姐马喀塔是察哈尔大妃,额娘将察哈尔西面的部落整合交给她,让她成为不比察哈尔大汗地位低的首领。

      她也不差,马千乘他们现在打下来的势力不比当初额娘给姐姐的势力,甚至因为时间长了,还更胜一筹,而且他们那里距离姐姐那里并不十分远,两人之间也有个照应。

      唯一差一点的也就是年龄较小的妹妹了,因为北面的势力都给了她和姐姐,轮到妹妹的时候也就只能当一个小岛主。

      虽然岛上也逍遥自在,但到底比不上她们两个姐姐。

      达哲也疼这个妹妹,而且她觉得以她的能力完全能够自己闯出一片天,所以面上虽说接受了额娘的安排,但实际上她已经打算好了带着她的人去海外拼一拼。

      达哲也曾听她额娘说过,这时候的海外好多地方都在打仗,争夺地盘,既然如此那她为什么不能去争呢?

      小时候达哲最崇拜的人就是唐朝武则天了,她曾经也想过,明明都是皇阿玛的子嗣,为什么她们这些公主就不能和阿哥们一起去争这个皇位,就算是面对她的亲八哥,达哲也不觉得她会输给他。

      额娘知道了她的想法,并没有阻止她,甚至还让人多给她开了几门课。

      据额娘所说这些课原本她的课程里就有,只不过是粗浅了一点,现在往细了说。

      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达哲自己却已知道,她想要登基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

      额娘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谋划才能让女子走出家门,即使到现在她们面对的非议也很大。

      如果她真的成功了,那么刚开始可能那些男人敢怒不敢言,但是他们心里对于女子的戒备心更重,也许会压着妻子女儿不让她们出门,就连现在已经渐渐减少的裹小脚也会重燃大火,更可怕的是,他们会想出更为折磨女人的方法也说不定。

      既然她在大清不能当女皇,那她就自己打下一个国家当女皇,到时候皇子登基还是公主登基不都由她说了算吗?

      皇太极刚在朝堂上面因为洪承畴办事不力的事发了脾气,还把他从吏部调到了礼部。

      至于多尔衮,皇太极暂时不能动,前不久他才把代善一党一网打尽,代善幽禁,他的礼亲王爵位由次子硕托继任,贝子满达海带着妻儿离开礼郡王府另立门户。

      要是皇太极接二连三的把他的兄弟幽禁或者流放,也容易引来宗室和朝臣们的不满。

      不过他的九阿哥既然和多尔衮这么亲近,那就让他去多尔衮的手下做一个员外郎吧。

      要说吏部和户部在明朝的时候是六部中最重要的两部了,可是在当今执政的时候,六部中吏部最重要,其他四部户部、刑部、兵部、工部是齐重的,重要性也就比吏部差一分。

      说到工部的重要性还是这六年多来提上来的,六年前,皇太极任命哈梵泰为工部尚书,那个时候朝臣们有诸多猜测,最明显的猜测就是哈梵泰这个已经长成了皇子亲王权重也越来越重,也引起了皇太极的忌惮,皇太极为了打压他,才把他放到了工部。

      没想到智亲王手底下居然有那么一批能工巧匠,他们这六年来做出了很多政绩,让工部这个以前被他们忽略且鄙视的部门,一跃而上跟他们并驾齐驱。

      皇太极回到坤宁宫,见到宝华准备给阿哲和马喀塔的东西,“你打算把阿哲也送出去吗?舍得吗?”

      宝华笑着说道:“有什么好舍得,舍不得的,这也是她们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啊,而且咱们的女儿你还不知道吗?认准了一件事,就不会轻言放弃,不然的话,这六年来达哲也不会一次都没有回中原。”

      皇太极因为宝华的话也想到了一直在海外和人抢地盘的七女儿,说真的这七女儿是他所有儿女中最像他,可惜这天下到底还不是他的一言堂,现在她在外面有了好的发展,皇太极虽然有点愧疚感,但是更自豪。

      **

      南三所,福临也收到了他的人传回来的消息,宛如终于要随着他爹一起回京了,这可真的是太好了,他之前还想着这一世能和宛如一起青梅竹马长大呢。

      “福临弟弟,你在看什么呢?”孟古青的脑袋突然出现在福临的肩膀上。

      在孟古青后面追上了的吴良辅跪在地上求九阿哥饶恕,这真怪不了他,谁知道孟古青格格动作那么快敢直接闯进来,他只是稍微拦了一下,没拦住。

      福临虽然生气他的想法被人打断了,但是看着和上一世娇纵奢靡不一样的孟古青,福临也没有多责怪她,只是罚了吴良辅两个月的月钱而已。

      吴良辅知道这是九阿哥小惩大诫了,他谢了恩就下去了,只不过在下去前,吴良福那双阴冷的眼睛看了看笑容灿烂的孟古青一眼。

      福临握手的动作很快,他把信纸一盖就转移孟古青的注意力说道:“你今日怎么进宫了?不是说要忙着考试吗?”

      孟古青叹了一口气说道:“唉,我就算再努力也比不上婉玉她们几个,越学越没劲儿,还不如不学了呢,所以我才来找你啊。”

      福临劝她道:“不管你学不学的进去总要多学一点的,这样成绩才不会差,难道你忘了舅舅前一段时间来的信吗?”

      孟古青不高兴的说道:“我额祈葛就是杞人忧天,这五年多来,皇后娘娘虽然对我没有任何优待,但是也没有因为当年的事情苛责于我啊。”

      孟古青对宝华的高评价让福临非常不虞,她这一世变得不像她,完全不像上一世那样全力辅佐他,让福临对宝华生起了很深的怨恨,任何说宝华不好的话语在他听来都非常刺耳。

      不想再听到他不想听的话,福临便压着孟古青学习。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3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