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骂名 ...

  •   春序之末,草木繁盛,暖风轻卷,本是盛装的女儿家拿着花枝出街的时节,灞河边的人鲜见地少了,那个关了多少年的前朝衙门即将重启,长安城上下风声鹤唳。

      含元殿上的龙椅已有许久没有迎来它的主人,自李贵妃薨逝,何骢罹病,他更喜欢坐在精舍的莲花座里焚香,折子上的批红多是魏懋和冯良代笔,呈事院重启一事,朝臣不晓,内阁不知,便是一日回暖的夜里,精舍里的钟磬声落下后,从里头传来的消息。

      衙门是要开了,都虞侯的人选仍未定下,或是定下了,消息拘在精舍里,藏在何骢的心里,密不透风,圣意难以揣测。

      呈事司的重启,是圣上的决断,监察的对象是京城百官,寻常人家百姓的小日子仍旧要过,一日三餐不可或缺,正值清晨,宫门出来不远的四喜街仍旧热闹,摊贩叫卖不绝于耳,桐油刷过的雨布下,蒸汽热腾腾的,刚下锅的汤饼在水里翻滚。

      “客官且等等,汤饼马上。”摊贩眼睛眯成了条缝,对着书生打扮的食客一笑,在腰间的围兜上擦干净沾满面粉的手。

      正说着,书生听见一声吆喝,刚坐热的凳子却是留不住他了,顾不得自己的书香,忘了付了银钱的吃食,箭步冲到人流里去。

      书生拍了拍身边人的肩膀,下巴朝着宫门前的那个鹤发老人抬了抬:“兄台,敢问那位是谁,何故跪在宫门前控诉痛哭?”

      那人听此一问,眸底先是一亮,忽而想到什么,神色倏地沉稳下来,抬手挡住口型,压低了声音。

      “此人可有得来头,乃是当朝内阁的程阁老,先帝在时任文渊阁大学士,而后圣上登基,程景励精图治改革吏治,朔州危急存亡之秋,献言出征之策,由此得圣上信任,擢升内阁首辅之职。”

      书生心中生疑,朝着远处那金顶拱手:“即如此,何故跪于宫门击鼓,不如直接进言圣上。”

      “想来还是呈事司重启这桩震惊朝野上下的大事。”那人摆摆手,讳莫如深,不肯多言了,“不晓不晓,你我臣民,当谨言慎行,欲知如何,与其道听途说,不如自己用眼睛看。”

      学塾就快开门了,书生耳边,老先生“之乎者也”的声音幽幽飘荡了过去,忘了自己手里捧着的那卷书,视线落到宫门前的老人身上,移不动步子。

      “你走开,我不用你扶。”程阁老摆了摆手,推开了小厮递来的拐杖。

      他脱下乌纱帽,郑重放在小厮手上,撩开官服的袍角,撑着膝盖,步履蹒跚走下了马车。

      出宫的一应马车皆是停了,程景从前在文渊阁,屡次任科举主考官,朝中不少官员拜在程景门下,唤程景一声老师。

      诸官皆是手忙脚乱下了马车,围在程景跟前,大呼不可。

      宫门处鸣锣击鼓,是为鸣冤不满,直抵圣听,程阁老有何不满?

      局外人看不清,今日上朝的臣子们却心照不宣。

      传言圣上病愈,有精力重顾朝政,一众朝臣整衣敛容,手持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笏板,在殿前等到了巳时半刻,最后等来的是手持拂尘的魏懋,喊了句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朝臣大半皆是心挂呈事司一事,满腔的话憋在肚子里,不是滋味,程景尤甚,在朝上当即大骂阉党。

      眼前,大明宫门朱红依旧,城墙高擎而起。
      程景怒形于色,高声一叱:“都不许过来,谁今日拦我,谁就不再是我程景的学生!”

      “阁老今日所为,可还顾及自己的仕途性命!”
      众官员止步,却仍面露可惜,眼中含泪,朝着程景频频摇头,欲劝他回头。

      “臣内阁程景,倚老卖老,恭请圣听。”

      程掸了掸衣袍,直着背跪在宫门前,朝着含元殿的金顶敛眸叩首。

      “前朝初设呈事院,本意监察百官言行,整顿吏治,初始成效显著,而后败坏方现,酷吏横行,爪牙霸道,衍生暴|政,京城上下人心惶惶,臣不敢上书直言,民无心耕种缫丝,朝廷内外草木皆兵,生冤案百起,无辜下狱斩首者不可计,人者,为邦之本,民心惶恐,必生变故。”

      “前朝不可鉴,呈事院不可重启!”

      话音方落,周遭噤若寒蝉。

      “程阁老一口一个前朝,怎能笃定本朝呈事院会重蹈前朝覆辙。”

      人群中,男子身形颀长,从容而来,因着一袭青色官袍,凌厉的气势之上威严更显,旁人纷纷避让,为他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庄衍怀朝周遭的同僚颔首,转眸对程景道:“前朝武帝骄奢淫逸,千古唾之,而今圣上,乃是明君,程阁老将圣上同前朝武帝做比,难免不敬。”

      程阁老看见来人,面露不屑:“你何故要来,抛却经文而择刀枪的无知小子,若是来看老夫的笑话,大可不必,男儿膝下黄金,老夫跪的是圣上天地,跪的是本朝吏治,身为官者为国为民,名利皆可抛。”

      “与行不敢,更比不上程阁老为官几十载而初心不改的大义。”庄衍怀敛眸一笑,满不在意,“与行自小便不在阁老面前讨喜,这么多年,阁老还是没变。”

      北燕突袭朔州城池那夜,程景也在,多年后庄衍怀回京,除开庄悭韦玉君和帝后二人,唯独程景知晓内情。

      庄衍怀流落北燕,是庄家上下为了大鄞安危的牺牲,程景对此感怀亦佩服,却不能不放下戒心,对庄衍怀心存偏见。

      程景多次密告何骢,庄衍怀离开大鄞时尚不知事,而后在北燕六年,北燕不会放弃把此子培养成利器的机会,由此不得不防,恐庄衍怀养在京城,有朝一日会生大患。

      是庄悭和韦玉君以阖族性命作保,保下了庄衍怀的性命,给他求得了留在父母身边长大的机会。

      本朝本有尚文轻武之例,程景是德高望重的文官,对庄悭这样的武官颇为轻视,此事以后,两家更不对付,可称句老死不相往来。

      庄衍怀长大入了国子监,程景见课堂上有此一子,当即震怒,扔了书本拂袖而去,甚至把庄衍怀赶出了学堂。

      此事出后,朝中学士难免随程景之流,庄衍怀求学无门,幸得顾安诚青睐,收其为关门弟子,于科举场上,金榜题名,为自己正了名。

      人心难改,便是庄衍怀高中,程景对他的偏见都是移不开的山,像是附着在庄衍怀身上的一道死令。

      程景站起身,拂去衣袍上的尘土,睨了庄衍怀一眼:“圣上选中的都虞侯就是小庄侯吧,怎么,还未上任,便图穷匕见,要来欺压朝中老臣了。”

      庄衍怀气定神闲,面对程景的怒骂,脸上没有丝毫的怒意,反而朝程景一揖:“程阁老言重,你我同为圣上的臣子,都是为了圣上办事,只要能为圣上排忧解难,与行何故要同程阁老作对。”

      百官面露骇色,要知任呈事院的都虞侯,历朝历代要背负多少骂名,最终无一得好死下场,史书上流传千古的,半句美言少有,庄衍怀家世显赫,少时得志,为国征战多年,二十多载的人生中不见分毫污点,清白敞亮,美名傍身,何故去蹚呈事院的浑水。

      “小庄侯,这事可是真的?”

      庄衍怀颔首:“程阁老所言不虚,呈事院虽启,都虞侯一位空悬,圣上尚在病重,与行不忍看君父烦忧,由是毛遂自荐,兼下此职。”

      “李家贪墨,后有万明楼,姜氏流徙,便言呈事一院,圣上视诸多小人为肱骨。”程景哑声笑起来,声音像是从喉咙里磨出来的,“圣上糊涂!”

      “程阁老!”

      众人想上前扶住倒地的程景,银剑横在面前,鲜血在剑身上肆意流淌,跑出的步子僵在了原地。

      疼痛比惊愕来得更迟,程景喉间涌血,颤颤巍巍抬起捂在腹间的手,才觉自己流出了血,仰面指着庄衍怀,骂声呜咽。

      “祸国小人,万世……唾弃。”

      “程阁老好走。”庄衍怀面朝众人,声音淡淡。

      收剑如鞘,退得远些,免得淌开的鲜血脏了朝靴,否则回去弄脏了屋里的地面,他娘子是会骂的。

      对于程阁老的死,无人不感意外,四喜街一片死寂,锅边升腾的雾气凝滞,仿佛蕴藏着血腥气,那个忘了去上学塾的书生,松开了手里的课本,双腿瘫软跌倒在地,把肚子里仅剩的水都吐了出来。

      天顶的乌云沉沉压下来,遮蔽了今晨的最后一丝天光,庄衍怀抚平青色官袍上的皱褶,云淡风轻地走过程景的尸身,回到了马车,对死在手里的这条性命毫不在意。

      人群重新沸腾,骂声渐起,难听的字眼灌入庄衍怀的耳朵。

      “脏!真脏!”

      真像前世啊,像他被关在囚笼里游过朱雀大街的时候,如今人们碍于他的权势,谩骂有所收敛,不及记忆中的万分之一。

      庄衍怀把温热的金铃炙捂进怀中,用官袍包严实了,安心阖了眼,旋即勾唇低声一笑。

      今日事多,等着吃金铃炙的小娘子许会不耐烦了,等他进门,定是要先听阵子她的娇嗔抱怨。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2章 骂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目前隔日更,随榜加更,等我忙完这段时间,就恢复日更哦,章节不定期捉虫,没有标“修”就不用管。 下一本《重生在折辱兄长前》,专栏还有更多萌物,快来戳戳收藏吧mua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