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袁老千古1 ...

  •   【呦!四大爷好,虽然你问的是那么严肃的问题,但你的名字还是好好笑啊……】

      雍正:“……”

      他也想问这名字是怎么回事?!他一惯是个严肃认真的人,仙迹为何要给他按个如此不雅的名字!睡中间?睡在谁和谁中间?他身为一国之君,连自己的寝殿都不能独享吗,可恶!

      还有他名字中那“嬛”又是谁?
      听起来是个女子名字。
      雍正更加不悦了。

      比起先帝,他后宫人数颇少,也甚少流连后宫,思来想去也没有这人啊!

      就因为这令人难堪的名字,他连观看仙迹都只招来最亲近的十三弟允祥与最信重的大臣张廷玉二人一同观看。

      张廷玉亲历九龙夺嫡大逃杀,不仅未受牵连,还深受晚年多疑敏感皮犯了的康熙器重,升官速度堪称坐了火箭。

      而到了雍正朝,也未受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贬官诅咒,到了更为务实较真的工作狂雍正身边,反倒比康熙朝还受宠信。

      此时,他面不改色心不跳,仿佛压根没有听见仙迹所说的话一般。怡亲王胤祥则更不必说了,那可是为了他四哥被康熙冷落十年之久,落下腿疾也没有半点怨言,在康熙驾崩皇位空悬的关键时刻,得了四哥的吩咐就毫不犹豫去京郊大营调兵,与九门提督隆科多里应外合,最终将整个京城都牢牢掌控在了雍正手中。

      这样一个为扶四哥上位不惜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拼命十三郎,在他四哥登基后,他也一如既往拼命:雍正元年,出任议政大臣、总理户部,全力辅佐雍正治国。雍正三年,又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雍正七年,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又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可谓全能忠犬弟弟。

      但胤祥也曾是个张扬明朗的少年郎,因此面对仙迹对其四哥如此调侃,只能微微撇开视线,竭力克制住了想抽动的嘴角。

      嘿,好想知道四哥这名字背后的故事哦!

      而康熙四十七年,对飞行也有些感兴趣、正想跟着发言的康熙却神色微微一震。

      已知一:“嬛嬛朕能不能睡中间”,能使用“朕”自称,其99%是个皇帝。

      已知二:他是那么多人里头,头一个提到了满清入关的人,由此可知,这个皇帝必定是他大清朝的皇帝!

      已知三:林菱戏称其为“四大爷”,此人想必排行四。

      康熙一下就想到了自己排行第四的儿子,这个皇帝会是胤禛吗?打得不可开交的分明是老大与老八,怎么会是不显山不露水的老四继承了他的大统?

      老四这人喜怒不定、又是个眼底揉不进沙子的冷面阎王,当年追缴户部积欠银两,不知逼死了多少人,朝臣宗室都恨极了他,怎会推举他继位?

      事实上,就连康熙自个,也不大喜欢这个儿子。

      不过这近四十年来,他又何曾认真考虑过除了保成之余的其他皇阿哥呢?原以为这江山终究是要交给保成的,可惜……可惜……康熙忍下锥心之痛,不得不再冷静思考。

      或许也不是老四,老四不爱女色,怎会得这样一个不雅的名字?

      他思路清晰之极,越想面色越凝重,还有个可能,这人与老四无关……他可能也不是皇帝,没见张居正都被戏称为“明摄宗”么?难不成保成被废后,八旗勋贵死灰复燃,竟又把持了朝政?但想到他大清日后也会出现个“明摄宗”,康熙倒宁愿这人是老四了。

      【为什么我们现在人口那么多?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我个人认为有三个,一是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人均寿命。我们现在人均寿命在75.4岁哦,目前最长寿的记录是一位新疆的老奶奶,活到了135岁,从1886年活到了2021年!这是什么概念,她见过孱弱的晚清、经历过战乱、亲眼目睹我们建国、还看到了开放与腾飞!她的一生一定很精彩啊!

      其实我国历朝历代都鼓励生育,而且早婚早育,但古代医疗水平很差,早夭婴儿多、人均寿命短,而且战乱频繁,人口就上不来。

      建国后,西方较为先进的现代妇产科医学引入推广,妇产技术的提高使得我们现在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出生率的提高也就促成了人口的增长。二是国家安定经济发展,我们不是生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幸运地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没有战乱,人口增长也会很快,根据咱们四-大爷提供的数据,也可以看到清朝人口较之前代也有爆炸式增长,别看一亿到两亿好像不多,这可是翻倍的人口!在医疗和经济水平都不高的清朝很难得的。

      所以说和平是人口增殖的最大前提,在清朝时期,战争主要集中在东北、蒙古、西域以及青藏高原等边疆地区,长城以内的汉地18省除三藩之乱,基本保持了100多年时间的和平,为人口的成倍增长创造了条件。

      其次便是番薯、玉米、马铃薯等活人无数的粮食在清朝得到了大规模种植及普及,两个因素加起来,人口自然就增长了。说到粮食,我们现在能人人吃得饱,也要感谢一个人。】

      【要感谢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老!】

      【他毕生都在为了让“中国人一定能够靠自己养活自己”而努力。他经历过□□,看过饿殍遍野的惨状,自己也挨过饿,于是他立下坚定的志愿,他要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他也做到了!

      他从三十四岁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到74岁时,他实现了超级杂交水稻亩产900公斤、82岁,实现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84岁,实现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100公斤、88岁,实现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200公斤、90岁,培育出了耐盐碱、能够在盐碱地种植的水稻。他用一生的努力,让我们实现了以占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壮举。他去世前还在三亚的稻田里忙碌,因不慎在田里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而他在病危之际,没有留下别的遗言,只叮嘱弟子要继续杂交水稻的研究。】

      这时五叔爷已经拿着装油的搪瓷缸出来了,林菱连忙上去接,又嘱咐他以后过来一起吃饭,不要总是一个人煮点面条对付过去,五叔爷是她爷爷的哥哥,与她爷爷年纪相仿。五叔爷爷原本也参过军,一向身体非常健壮的,但因突然丧子,老伴悲伤过度脑出血也走了,接连打击使得他老得极快,看起来苍老得很,身体也不如爷爷好,林菱殷殷切切嘱咐许久,五叔爷却一个劲说政-府和部队每个月都会来看望他,不用担心他。

      这让林菱稍微放下心,又再三让五叔爷答应晚上过来吃饭,才一步三回头地出了院子。

      五叔爷爷站在院子里,看着她慢慢走出去,神色却仿佛在透过她的背影,去看他那三个陆续背起行囊远赴边疆的孩子。

      林菱意识到这点后,不由长长叹了一口气,才和直播间接着刚刚的话题说下去:

      【袁老享年91岁,可是他突然走了,还是觉得老天不公,怎么不叫他再多活些年岁呢?我还记得当时新闻报道运送遗体的车特意驶向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让他最后再看看奉献了一生的杂交稻,还有农民拎着刚从稻田里拔下来的水稻来悼念他……哎。不说了,说多了伤心。大伙来还是来看看我家的小院吧。】

      话音未落,就见原本不算热闹的左下角突然留言多到滚动刷屏!

      【小猪佩刘:不看,详细说说杂交稻!】

      【实现一个长生不老的小目标:详细说说那个什么西方医学,再细细地说袁老的杂交稻!】

      【全民白月光:杂交稻在古代能够被研究出来吗?难吗?】

      【棣子,开门,是爹地:不看,继续说。】

      【明摄宗:请细谈杂交稻及西方医学。】

      【赵大黑胖子:我愿万金求购杂交稻种!】

      赵匡胤着急忙慌,说完话想点开右边盒子状的按钮继续送礼物,却发现系统提示:“新用户注册系统平台赠送的金币已用完,请继续观看直播,达到一定观看时长可领取大量金币。”

      随即,礼物栏弹出的小窗口上方,便多出了一条长得好似看不到尽头的任务条。

      赵匡胤:“……”
      大意了,先前不该如此挥霍的。

      他又仔细找了一遍,这仙迹没有其他能够获取所谓“金币”的法子了,而他时空的金银也无法传递给后人,只能老老实实做任务。

      【康师傅方便面好吃看得见:同求!】

      【嬛嬛朕能不能睡中间:你的院子昨晚直播时,已大致见过,虽灯火不明,却也辨清其中狭小老旧、陈设凌乱,无太多可取之处,实不必再多看,还是讲讲那杂交稻为要。】

      ……

      可恶,四大爷你嘴巴好毒!

      林菱:“……”

      这都是什么观众?

      她明明一心要做日常主播啊喂!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袁老千古1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停更修文中~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