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4、第七十四章 ...

  •   萧国公和萧玥带五万军士急行军,第二日天未亮,便已经清点兵马,日夜兼程赶往邈云关,宁镜望向头顶的烈日,正是正午时分,暑气带着令人焦躁的烦闷。

      宣煊走了过来,他一身金甲,连日的车马劳顿让他消瘦了不少,此时看上去少了清贵却多了坚毅:“放心不下?”

      宁镜看着前头早已看不见人影的萧玥,摇了摇头:“我相信他。”

      那边国公夫人带着程初容已经上了马车,宁镜对宣煊点头示意后,便也转身上了马车。

      黄金跟在萧玥身边,白银被他留了下来跟在了宁镜身边。白银见宁镜上了马车,也朝着宣煊点头示意,随之便跟在了宁镜的马车边上。

      宣煊望着宁镜的背影,放在身侧的手指微微蜷了一下。

      这时他的亲随走了过来:“太子殿下,我们出发吧。”

      宣煊沉默地点了点头,转身上了马,那人的目光停留在宁镜马车上一会儿,便也跟去了宣煊身边。

      萧玥赶回邈云关时,邈云关刚结束一场大战,城楼上冯永看到萧玥他们的兵马之时,激动之情无法言表,大开城门之后便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跟在他身后的,则是一身白衣孝服的萧平川之妻,罗氏,还有萧平川之子萧之扬。

      萧国公上前将他们扶起,随后大军入城。

      “太子殿下不在其中?”冯永看着大军入城,转头问萧玥:“不是说太子殿下是监军,要随行入漠北吗?”

      萧玥微皱着眉看着城中之景,闻言说道:“邈云战况紧急,我与父亲先行一步,太子殿下带着剩下的粮草和辎重随后便到。”

      邈云关乃是漠北三关最重要的关卡,依着聆天雪山而建,雪山之上是终年不化的积雪,雪水会在每年六至九月顺流而下,滋养着下方一望无际的绵延高原和草场,养育着无数的牲畜牛羊,关内便是漠北三关的百姓,关外便是鞑靼十六部跑马放牧的草场。

      大渊的军士是可以就地取粮,自给自足的,但漠北贫寒,当地百姓无法同其它地方一般春种秋收,普通的麦子无法在漠北生存,若遇上天灾,百姓的口粮尚且不够,更不用说供给军粮,今年皇帝在税贡一事上收了奚家,萧国公提前要来了今年的军需,也算是振奋了士气。

      书房内,漠北的舆图平展悬挂于墙上,萧国公和萧玥看着舆图,身后正是漠北军营中众将军,冯永正说着目前的战况:“……所有漠北军已尽在邈云关,但我们损失惨重,十八万军如今只剩不到半数,且多有伤患,加上国公带来的五万军,可战之人也不过十三万,鞑靼那边受了大将军的重创,停战了十日便又再次来犯,后面亦有十万援军由七部,八部,十部可汗率领,最晚还有三日便能赶到,一旦他们大军汇合,鞑靼便有二十四万军,我们只能依邈云关死守,可他们近几年的投石机机扩越发厉害,城墙损毁之处越多,于我们也越不利。”

      萧玥听到重点:“他们的援军还有几日到?”

      冯永:“最晚三日。”

      萧国公拿着竹条,在铺满了整面墙的舆图上划下三条线:“三十万大军是十六部的精锐,十六部如今是鬼力赤统帅,如今带兵攻城是由三部、十一部、十六部可汗领兵,七部、八部、十部从后相援,三部汇聚之后,一日便能到达邈云关。”

      “那便不能让他们汇合。”萧玥看着面前的舆图,伸手指向一点:“十万援军中十部只有两万人,先吃掉他们。”

      萧国公沿着舆图再次看过去,点头:“可。”

      萧玥伸手点向另外两点:“此时他们还未汇合,我们提前到达邈云关,鞑靼还不知情,此时出奇不意,可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此时他们不知我们援兵多少,吃掉十部之后,再行疑兵之策,从这里,还有这里,有机会围剿其它两部。”

      萧国公沉思片刻,说道:“八部的卓里克图狡诈,七部可汗是刚即位的恩克,只有十七岁,年少轻狂,可破。”

      一旦破了恩克,三部已去其二,多疑的卓里克图必定不敢再向前,便能暂时解邈云之危。

      冯永皱眉:“十部离我们最近,应当是可以最早到达汇合之地,我们打他们也最快,但是他们所行之路右边靠着聆天雪山,左边则是另两部的行军之路,我们若在此伏击,一旦被发觉,另两路很快便可以回援,便没有退路。”

      萧玥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伸手在舆图上画了一条线:“这里吗?”

      冯永点头,看向萧玥:“对,三爷对漠北的舆图很熟悉。”

      这一路,他几乎每天都在看,自然烂熟于心。

      萧国公这时转过身来:“这是漠北军的军营,他是皇上亲封的将军。”

      萧玥和冯永同时看向了萧国公,冯永立刻拱手说道:“是我口误,一时习惯了,我会注意的,国公。”

      萧玥没有过多在意,接着说道:“我们没有退路,他们也没有,从左边包抄过去,他们便背靠聆天雪山,无法后退,我们速战速决,有胜算。”

      这时有人上前:“可如今大军压境,一旦我们有所动向,必然会为他们所知,谁去?又如何行疑兵之策?”

      萧玥望着眼前的舆图,半晌,才道:“我去。”

      萧国公回头看他,立刻便明白了萧玥的意思,他眼中神色有些复杂,带着骄傲和欣慰,但同时却又难以抑制地露出不忍来。

      鞑靼此次亦是下了血本,三十万大军攻城在前,死伤过半,后又调十万援军增援在即,大有不破不还之意,血战了一天一夜的大军在城外修整,等待援军。

      第二日天未亮,黑暗之中还在沉睡的士军却突然听到一阵震天的呐喊声起,惊得马儿扬起前蹄,待他们拿起弯刀之时,便发现一直守城不出的漠北军竟已城门大开,数万战马朝着他们奔袭而来,转瞬间竟已至近前。

      鞑靼没有想到他们敢出城,还敢主动来攻,慌乱之中只听有人在喊:“是萧常安!萧常安!漠北的援军到了!漠北的援军到了!漠北的援军到了!”

      擂鼓震天,战马嘶鸣,不断有残肢断臂飞来,尸体堆积如山。黑暗中似乎只能看到漫天的血色浓雾,喊杀和尖叫无法止息,衣上未干的血渍再被次鲜血喷湿,除了浓重的血腥味以外再也闻不到其它味道。

      这场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萧国公带着漠北军几乎倾巢而出,直冲鞑靼王帐,而这个曾经在鞑靼心中埋下深深恐惧的名字已八年未出现在战场之上,这让鞑靼新一代的勇士们几乎都要遗忘的名字,带着杀戮重新被人呐喊出声,他带着当年杀进金帐王庭的横刀再次出现在战场上,鞑靼已八年未见的恐惧再次从心底里生出,许多老一代的勇士在看向那个黑金盔甲长横刀的身影之时,几乎要忘了呼吸。

      这一仗,鞑靼措手不及,竟让萧国公直接将鞑靼的营帐再次逼退十里。

      而在萧国公挥着横刀杀敌之时,萧玥已带着三万人马悄然自后方绕城而出,顺着既定的路线朝着鞑靼的十万援军而去。

      满天的星幕之下,夜风吹动草场,发出如急雨一般的哗哗之声,马蹄在草丛间踏过,人影攒动,萧玥手里的银枪在月光下光华流转,衬得那张与萧立靖有五分相似的面庞更加英气而冷肃。

      黄金清点人数完,对萧玥行礼:“禀将军,三万将士已全部到齐。”

      萧国公才到漠北,便声势浩大,举漠北军之力攻打鞑靼主帐,此时应当战至正酣,鞑靼毫无准备之下被突袭,自然无暇故及其它。

      但他们此战真正的目地,是要切断他们的援军。

      声东击西。
      以三万挡十万。

      萧玥眸中神色越发深沉,夜色下带着极度的危险和狠厉之色,手中银枪一转,微微抬起下巴:“很好,出发。”

      鞑靼的援军分三路汇聚而来,他们必须要在他们汇合之前切断他们的联系,提前到达战场,以逸待劳,才能先吃掉十部,再截断恩克的军队。

      而此时鞑靼的王帐中,鬼力赤怒极之下将桌上的酒肉一扫而下,目光阴狠地盯着下面伏跪的人:“萧常安真的回来了?!”

      他回漠北的第一天,便让他退营十里,损失了三万勇士!

      他们的皇帝竟然真的愿意放他回来了?而且还比预期早到了二十天!

      “援军什么时候到?!”鬼力赤重重坐下,朝着一边的待从伸手,立刻便有人将一只将满了烈酒的银杯送到他的手上,他仰头一饮而尽,阴狠的眼中生出一丝嗜血般的兴奋之色来:“八年未见老朋友,本王已迫不及待了!”

      鬼力赤比萧国公小了六岁,他自儿时便知萧常安,父汗死后即位便与萧常安斗,斗了二十年,直到萧国公被召回永安,他不忿已久,但萧常安的儿子镇守漠北十六年,亦是他狠角色,如今他两个儿子都死了,他居然还敢带着第三个儿子来。

      “回可汗,最多还有两日便可到达!”

      鬼力赤闻言不满,马鞭重重抽在桌上:“传本王令!战机不可延误,令他们加快进程,速到!”

      “可汗!有密信到。”

      鬼力赤见到来人,眼中闪出光芒来,立刻放下了手中的马鞭,将信接了过来拆开,随着信读完,他掩映在浓密胡须中的唇却是勾起了一抹冷笑。

      “萧常安,既然如此,那我便让你的第三个儿子,也死在我的弯刀之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4章 第七十四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隔壁→→→→→正在更新《状元郎色胆包天》纯甜文~求包养~ 腹黑大灰狼攻X单纯小白兔受 隔壁→→→→→《快活的丞相大人》已开坑,求包养,求预收 一本正经只做不说丞相攻X漂亮勾人又骚又爱撩候爷受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