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 契机 ...

  •   幸运的是,林芸第二日起来精神好转了很多。虽然有刻意抑制,但身边人还是能感觉到她有些……亢奋。
      知道了她的病况,大家也就不奇怪抑郁症典型的“情绪钟摆”。昨晚摆到了一个极端,待情绪回摆,又会慢慢摆向另一个极端。这或许是一种“平衡”规律吧。
      至于这样的摆晃究竟好不好受,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但她今日的状态,对今日的主角——姜琳夫妻俩而言,却是好事。但大家仍然不敢放松。从头到尾,林云都紧随左右,跟她形影不离地贴心照顾着,始终有意代她应对身边不认识的今日主角请来参宴观礼的各边关系对他们的礼节□□际。一天下来,林云代她喝了不少酒,她则滴酒未沾。
      本来,林芸来之前就已经跟姜琳打过招呼绝不喝酒,再加上昨晚闹得那么一出,谁还敢让她碰酒精?!姜琳他们都做好了不惜得罪客人也决不能让她碰酒——更不能被强迫灌酒——的觉悟。理由很简单:拿礼貌跟性命做比较,谁更重要?
      更何况,林芸在姜琳心目中的分量,姜琳对李锋从生活到事业会产生的实质影响程度,——那这么点儿因得罪了其他客人而可能导致的物质损失,姜琳他们完全承受得起。
      再加上有业内都认识也都认可其合作价值的林云及他背后的家族背景帮衬着,有他给对方三分薄面的代为挡酒,谁还会得寸进尺而不会看眼色?就算不知缘故,也不会在这个更多是商务交际的场合,失了分寸。大家都识趣地见好就收。
      只是,这么一来,本来跟他们这些人可能八竿子打不着的路人甲——林芸,一下被他们中的很多人注意到了,并且产生了好奇。传言很快传到了林云家人的耳朵里。
      原来,即便远隔万里重洋,即便林云自以为已经能脱离了家族独立经营自己的事业,他还是一直被家人关注着,他的身后还是有着家族如影随形的影响力——他自己无感,不代表他身边的人不会受影响,不会在每次合作时再加入这一层的考量。不过是嘴上没说,合同里没有写明罢了。
      什么叫软实力,这就是。

      *
      当晚,夫妇俩送林芸他们去火车站。路上,姜琳塞给林芸一张机票。坐前头副座的林云在后视镜上看到了这一幕,李锋趁着女士们没注意,也偷偷塞了张机票给林云,只向后视镜朝林云瞄了眼示意了眼,便不再理会他们,专心开车。
      “这是什么?”林芸问。
      林云将机票收进外套内袋里,耳朵竖得长长,生怕听漏后边一个字。
      “这是本来打算度蜜月用的,但是临时有事走不开,就送你了。免得浪费。”姜琳漫不经心道。
      林芸皱眉,“可我为什么要替你消费你的闲置品?”
      林云挑眉。她果然不会有一般人的正常反应。
      “因为它会过期,而且东西又贵,而且不能退款,而且……你需要度假。”
      最后一个理由,才是重点。
      林云不由得透过后视镜深看姜琳一眼,她也不是一般人——果然朋友之间总有共性。物以类聚。
      又再转眼瞅了身旁的李锋,再收回视线看向前方,开始省视自己可能尚未察觉的自己的某一面。
      “度假?我不是才刚回来?”林芸轻笑。
      “那不一样。你那是体验,要算也该是旅行。你去做的和你原来的生活并没有实质的界限分割,而是在缝连。你是让它们加入到你原来的生活中。你从未离开过你的生活,你只是在扩大你的生活边界。”
      “那这个——又怎么说?”林芸竖起机票,在姜琳眼前摆晃。
      “这叫度假。时间周期短,只是一周而已。远没有你每次出门一走就是三个月大半年的那么长时间。而且,这一周完全只是领着你去走,去看。对其他人,那或许叫体验,叫玩;但对你,那就是直接换个完全不同的环境,而且让你没有时间沉淀、融入其中,就是带你走马观花、留个印象。算是暂时的与你原来的生活分离开。这就是度假。”
      林芸点了点头,想了想,“那我为什么非去不可?”
      “因为你需要。现在就需要。过了现在,就算它还没有过期,对你也是没用的东西。我不会送你没用的东西。我知道你不喜欢累赘。”姜琳斩钉截铁道。
      要是平时,林芸只会一笑置之。没有谁能够替她决定了她需不需要,决定权只在她手里。这也是她绝对无人可以侵犯的绝对掌控之地。——是很小的时候就已经领悟到的。
      不过这次的情况有点特殊,昨晚才发生过……
      林芸重新认真起来,稍微考虑了下,对姜琳点了头,收下机票。“谢谢。我会去的。”——为了我自己,也为了承认你对我的这份心意是真心为我好。我愿意相信这世上还是有简单的连接,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付出在付出的同时、本身就会获得自我满足式回报的单纯的情感连接。
      咳——咳——
      “怎么?”姜琳有些紧张。
      “没事。”林芸敷衍了句。而后确实没再咳嗽,姜琳也就不做他想。
      林云抬眼看了看后视镜,他印象中好像在火车上林芸也曾这么咳过两声。看着又不像感冒?难道是咽喉不舒服?

      *
      回到自己的房子,林芸没有马上收拾行李,而是拿出一路上根本没仔细看的机票,确认了时间,然后是地点。
      跟她过往已经持续了十多年的旅行不同,既然是度假,既然是不必花少则三个月长则半年的沉浸到那里的普通生活中的,去体验其中每天、每小时、每分钟、甚至细致到每秒的呼吸——与她原来的生活所可能有的不同——充分舒展自己的感知触角,——既然这次不必在意要去的地方是哪里,什么时候去?那她就只需关注要去多久,会耽误多长时间?——有个心理准备就好。
      就当作是花点时间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等待着一些情绪自己自然而然地消解、过去,等待着身体自己逐渐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
      以过往对自己身体的观察,林芸知道这个时间段通常是一周,最多不超过两周。再低落的情绪,也会在你不管它、随它来去的情况下,自己慢慢消退、过去。
      这期间,你只需不去注意它,做你自己的事就行。你需要的只是忍耐,忍耐与它共同相处在同一个身体里持续一两周的时间,然后,它就不会再挤着你,继续削弱不少你对生活的每一天的那丁点美好本该尝到的至少八成的美味感知。

      确认了时间是在后天,查了目的地那边接下来一周的天气预报,之后,再冲洗了一身风尘后,林芸就将行李箱中临时决定带回的几本新遇见的她自己看过三遍至少的喜欢的故事带去了自己书店,将新书摆在“新书”那边,其他的书本重新调位。
      书店里的书全是故事书,但各种类型的都有,且全是林芸自己看过三遍至少的。书店很小,开店至今,从当初只是一个小地摊到现在有个像样的店面,新书最多每年也只有不超过十本。增速很慢。
      林芸每天会扫书(主要是电子书,偶尔会因为选择的旅行地的条件允许,而能够翻看到一些当地的英文原版书)至少20本,多时会有四十多本,平均每周能完整看完至少10本书,也就是说每天的扫书只是能遇到一本是她愿意完整看完的,而其中又是平均每周能遇见一本是她愿意翻看至少三遍的书,然后从里头挑选以小说为叙述载体的故事书。
      扫书的时候,各种书都看,不限体裁、题材,没有目的,只看感觉。这时候,故事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工具类(比如一堆的目的性极强的方法参考书,从思考技巧到交际技巧,从自我疗愈到分析各种专业视角的策略、战略博弈,还有专门用于资料查询的历史类、传记类、论文类、字典类等的书籍)她倒是看过不少,其次一些将难啃的大部头漫画化的图像类书籍,再其次才是故事类(小说、诗歌、童话、寓言、散文、随笔等等),偶尔还会翻看一些哲学、宗教类书籍。她最喜欢的是一本收录了后人记录的有关爱比克泰德的语录。
      看这些,一是扩大遇见范围,增加遇到“有感觉”的故事的概率;二是为了随时调整自己不同时期的心态与当下市场偏好之间需要保持的平衡区间;三是通过这样的过程来进一步反观自己,了解自己的微妙变化。
      每天都有微变化——这是林芸最确定的一件事。
      在层层筛选之后,自己走过的每条路,经历的每件事,遇见(哪怕只是瞥过一眼)的每一个文字,自己身上发生的每一点微变,这些都会最终沉淀在她有感觉并且翻阅不只三遍的书上,然后又从中只挑选小说类的带回书店,再以书店为平台,帮它们遇见有缘人,来个一期一会的相遇。
      她的书店小,不只是最后留下的书少,而且每本只卖一本。而且还是按书本原价去卖。
      她给自己的书店取的名字就很突出她的目的:书缘。
      这样的书店并不赚钱,还很亏钱。但是时间一长,它在这座城市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书友圈,大家也不是冲着书去的,而是冲着疗愈去的。给自己一份确定感,给自己灌入一种“原来还有跟我志同道合的人”的温暖,给自己一种“我不是一个人,我也有同类”的自我暗示的安全感,等等等等。
      而他们也是林芸写的文字的稳定读者群之一——这点,主要是因为同在一座城市。
      她的书店如今早已成了书友们经常会光顾,只为了在自己空闲或者空虚时还能找到这么一个可以随机遇见能跟自己闲聊又有默契边界的同类的干净场所。
      书店里,直接铺了泡沫地板,进门后不到一米就需要脱鞋才能踩上地板,但是可以随自己喜欢的去挑选未拆封的新书,或者去二手书类那边挑选完好的旧书,然后随便席地而坐地就地翻看——但是在书店看书,需要交10元,才能任意待到书店晚上八点关门为止,并且新书一旦拆封就需要原价购买(然而,即便规定有些霸道,但每逢有新书上架,书友们总是以抢到唯一一本而感到优越,很有成就感——至于好不好看,各有各的喜好。但都会把它看完)。而且,无论是买书还是看书,都不能带饮料进店,不允许在室内抽烟。可愿意来的都乐意配合。书店也只服务这一类顾客。
      林芸的文字就像她的这家书店一样,就像是一棵树,虽然长出了不少枝芽,伸向了其他地方,但是它的根,是长在这座城市里的。这也是她为什么会因为一个搬不走的书店而最终决定定居此地至少二十年。这才选择了买房。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5. 契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