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年终考试 ...


  •   对于谢熠的回答,惠正阳很满意。

      “我去跟许老说。”

      第二日书院进行统一年终考试。

      惠正阳另外拿了一份考卷给谢熠。

      谢熠丁班同窗的试题主要是默写和墨义,墨义是解释四书五经的意思。

      至于谢熠的试题,默写有之,墨义有之,但最后面有一题试贴诗,一题八股文。

      谢熠听董墨言说过,这是甲班才有的年终试题。

      不过这一年惠正阳已经教了他贴诗和八股,这对他来说也不是不能写。

      由于要自己写贴诗和八股文,谢熠的考试时间反而要比丁班的同窗久,丁班其他同窗都交完卷了,谢熠才开始写八股文。

      惠正阳却道:“不用急,还有很多时间,你可以写到晚上。”

      谢熠点了点头,开始认真审视八股文的题目,由于太过专注,他没理解惠正阳说“可以写到晚上”这句话的意思。

      他只管埋头苦写,八股文要讲破题承题等等规矩,谢熠才学一年,因此需要先在白纸上打一遍草稿,然后再修改,自己读通之后再润色,确定为完整的一篇文章才誊抄到卷纸上,如此一来就要花费多些时间。

      不知不觉,已经临近傍晚。

      谢熠将最后一个字写完,吹干墨痕,自己也松了一口气。

      惠正阳在台上边批改丁班同窗的考卷,一边等他。

      “先生,我写完了。”

      谢熠起身,恭恭敬敬行了礼。

      惠正阳放下手中的卷子,过来看了看,说道:“嗯,不错,后天你再来一趟书院。”

      谢熠行礼说道:“先生辛苦。”

      惠正阳点了点头,谢熠收拾东西,出门去找董墨言。

      董墨言比他早考完一些,在书院门口等他。

      “考得怎么样?”

      董墨言问谢熠,他知道惠正阳给了谢熠另外的考卷。

      谢熠道:“感觉还可以,先生让我后天再来,到时候再看结果吧。”

      董墨言道:“嗯,我们也是,出了成绩书院就放年假。”

      谢熠想的倒不是年假,而是跟董墨言交流考题,他将自己刚才考的题目跟董墨言说了,董墨言听罢,一脸震惊。

      “什么?你考的是这道四书题?”

      谢熠:“有什么不对吗?”

      董墨言道:“这是去年县试的题目,我们也考过!”

      去年县试的题目惠正阳拿来给谢熠考了!

      谢熠这才明白惠正阳说“你可以写到晚上”是什么意思,因为县试的考试时间就是一天,从早上六点开始进场到下午六点全部结束

      惠正阳说谢熠可以考到晚上,就是让他模拟县试了。

      谢熠颇为无奈的笑了笑,惠正阳和许益山对他的期许或许太高了,这才一年就拿县试题目来试他,真真是难为他了。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已经考了,他安心等待结果便是。

      和董墨言讨论了一下县试题目之后,谢熠回到了炼盐房。

      经过这一年的历练,谢富对炼盐早已是娴熟无比,他比谢熠年长两岁,身体也强壮许多,每天炼三十斤粗盐对他来说轻而易举,加之他自己肯动脑子,又做了更多的过滤竹筒,并且学会了分锅蒸发,大大提高炼盐效率,自己一个人干,一个多时辰就可以将盐炼制好。

      剩下的时间谢富也没有闲着,不是到商行上帮忙,就是自己读书学字,谢熠和董墨言上学时间不多,他便跑到商行那边去跟董紫宁请教,他有这样上进的心,脑子灵光,嘴巴也灵活,一来二去,倒跟董紫宁成为了“知己好友”。

      谢熠这天回到炼盐房,平日这个点谢富基本都在等他吃饭的,今天却还在忙活着炼盐。

      谢熠放下书本过来看,发现房里摆了好几个箩筐的盐,便问他:“二哥,今天怎么怎么多?”

      说罢就上去帮忙,谢富道:“我自己来就行,差不多了,我要提前将这个月的盐炼完。”

      谢熠问他:“有什么事吗?有事可以跟董掌柜告假。”

      谢富道:“不用,你后天书院放年假?”

      谢熠道:“是。”

      谢富道:“那正好,后天我们一起回家,今天娘托长坤叔捎话来了,我们后天去大姐家。”

      谢熠:“说了什么事没有?”

      谢富:“大姐家那边决定盖新房,选了大后天破土动工,我和大哥过去帮忙,在年前帮他们打好地基。”

      谢熠当即表示:“好,我也去。”

      他没想到姐姐和姐夫家怎么快就盖房了,这是件大好事。

      谢富道:“我就差一点了,待会吃饭细聊,你别忙活了,弄脏你衣服。”

      谢熠笑道:“没事。”

      谢富便由得他,两兄弟弄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完成,两人又来到那家面摊。

      谢富凑近谢熠的耳边,说道:“今天董掌柜将上个月的钱也结清了,我拿到钱庄存了,顺便看了下户头里面的钱,已经有三百两银子。”

      谢熠点点头,这笔账其实有得算,一天炼三十斤粗盐分到他们手上的钱就是一两银子左右,谢富炼盐十一个月是三百三十两银子,每个月他会留出和谢熠两人的花销,也会给家里人一些,这么算起来三百两没错。

      谢富道:“这笔钱放在钱庄吃那点利息不划算,不如我们自己拿来钱生钱。”

      谢熠:“说说你的想法。”

      谢富:“我是这么打算的,这笔钱拿部分出来给爹娘买田地,不用多,买个一两亩就行,自家的田种着安心,也不用交租,我打听过行价了,五十两左右能买一亩地,爹娘这边给一百两预算。”

      很显然,谢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剩下的钱我们给大姐和姐夫,他们家里的人和村里的人不是跟着他们养蚕么?我们是索性将他们的蚕茧都收了,然后买上几架缫丝织布的机器,等他家明年建好了新房,他们那三间老房子就用来缫丝织布,一举两得!”

      谢熠听罢,欣然笑道:“既然你都考虑好了,就照你说的办。”

      谢富:“好,我留意过丝绸布匹的价格,许多商队经过我们青川镇,他们运送的货物就有丝绸,要是我们这里有了规模,直接把丝绸卖给他们,他们免去长途运输的费用,必定争相购买。”

      谢熠没想到他连这些信息都准备好了,便道:“二哥,以后生意上的事,你不用问我,你觉得对的大胆去做。”

      谢富笑道:“这些钱都是用你的炼盐法子赚来的,怎么用自然要和你商量。”

      谢熠:“术业有专攻,生意上的事都听你的。”

      谢富:“你只是将心思用在读书上了,要是肯在经商上用功,一千一万个我也赶不及的。”

      谢熠:“我们兄弟俩就不互相戴高帽了吧?”

      谢富顿了顿,随即和谢熠哈哈大笑起来。

      接下来谢熠留在炼盐房帮忙,和谢富提前将这个月的粗盐都炼成细盐,两兄弟联手,炼盐轻松得多,很快将这个月的盐都炼完了。

      翌日早起,谢富负责到钱庄取钱,一并在镇上买回家的东西,谢熠先到商行和董墨言集合,而后两人一起书院拿成绩。

      谢熠还是有点紧张的,青川书院的成绩也是以甲乙丙丁四等判断优劣。

      惠正阳在上面将考卷一个个发给谢熠的同窗,同窗们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有人忧愁,毕竟是一年的学习成果,考得差的,拿回家指不定还要挨板子呢。

      惠正阳却没有发谢熠的考卷。

      他跟丁班的学子说完年假的时间和明年开学的时间,嘱咐学子们再加也不得懈怠学业之后,单独将谢熠留了下来。

      “你的考卷在许老那里,他让我和你去见他。”

      谢熠应了。

      惠正阳领着他往甲班那边去,甲班一共有三位先生负责,许益山只是其中一位,这时甲班的其他两位先生还在跟董墨言等学子讲话,惠正阳便将谢熠直接领到许益山的办公房来。

      进了门,谢熠和惠正阳一起行礼:“见过许老。”

      许益山微微颔首,望了望谢熠,在他桌面寻找起考卷来,最后将谢熠的考卷单独取出来。

      惠正阳眼疾手快,上去将考卷接过,转交给谢熠。

      谢熠看见考卷上批了“甲等”两个字。

      心里暗松一口气。

      许益山道:“谢熠,我见你考卷上只是写了名,还没有字是不是?”

      谢熠道:“回许老,学生父母都是白丁,家里三兄弟都是只起名,不取字。”

      一般来说,只有大户人家或者读书人才会给孩子专门取字,平民百姓家的孩子不讲究这个。

      许益山道:“你既然读了圣贤书,自然该有字,你看这样如何?若是你不嫌弃老夫昏聩,老夫帮你取字。”

      谢熠:“这……”

      他望向惠正阳,惠正阳道:“多少人请许老取字求而不得,还不谢谢许老?”

      取字可不仅仅意味着取字这么简单,还表示着一种真正的师徒传承,要是谢熠接受了许益山取字,往后许益山就会把他当成“亲传学生”看待,不仅仅是教授学问,还会把自己的资源推给谢熠,比如推荐入县学、府学读书,甚至以后到了官场上,他都会找人照顾谢熠,会将谢熠当“半个儿子”对待。

      这是其他学生所没有的待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年终考试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