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第三十六章 ...


  •   下山后,陆见卿回到以前的家,屋子里全是灰尘,蜘蛛网密得可以称之为盘丝洞,接了两桶水把屋子里里外外清扫一遍,陆见卿差点累虚脱。

      锁好房门,陆见卿趴在床底摸索,摸到一块凸出的地方,往上一拨,露出一个暗箱,从床底拖出首饰箱,检查里面的东西是否还在。

      见东西一样没少,陆见卿松了口气,深怕陆老四那个老畜生趁她不在进来偷东西,幸好这个位置极其隐蔽,寻常根本发现不了。

      将首饰放回去,一声轻响声引起陆见卿注意,她拿起首饰又重复了一遍动作,依旧能听到轻响,这种响声不是实体发闷的声音,像是箱子里层空洞的声音。

      难不成首饰盒内还有夹层?

      正当陆见卿想要一探究竟之际,门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敲门声。

      本来不想理会,奈何敲门声一直不停,像是来索命。
      陆见卿听得恼火,暗想谁这么没眼力要来触霉头。

      “卿卿,你在不在家?”

      这声音有些耳熟,陆见卿想了一下想起来好像是陆万封的声音。

      把首饰箱放回床底藏好,陆见卿蹙着眉去开门。

      “你果然在家。”陆万封笑意写在脸上,“你回来的消息你们村都传遍了,我阿妈知道后催我叫你来我家吃饭。”

      “吃过了。”陆见卿想都不想,直接婉拒。

      陆万封一路上早就被无数人连拉带拽,话里都在说陆见卿今日回家做了什么,对她的行动轨迹了如指掌。
      “你这一天的行程我都知道,哪里有空吃饭,快走吧,都在家等着你呢。”

      陆见卿不说话,紧盯着陆万封,把人盯得头皮发麻。
      在骇人的目光下,陆万封吓得只能通过干笑掩饰,“好歹也是你爸妈……”

      “只是户口本上。”说起这个,陆见卿愈加不耐烦,“离了这层关系,我们就连陌生人都算不上。”

      “对不起。”陆万封低下头,“我替我爸妈跟你道歉。”

      当时陆婆婆去世后,陆见卿的监护人就转给了陆万封父母,因为他家跟陆婆婆稍微沾了点亲。

      陆万封父母一开始不同意,后来想着就当给陆万封养了个童养媳,反正没有血缘关系,到时候再把户口迁出来就是。

      可陆见卿不服管教,不愿意给陆万封当童养媳,甚至不愿意待在他家,不论什么方法都试过,打过骂过饿过,都没用,有时候更是连人都找不到。

      渐渐地,陆万封父母就放弃了,干脆不再管她,是死是活都跟他们没关系。

      “跟你没关系,不过你倒是提醒我了,现在可以把户口迁出来单独立户。”陆见卿表情冷淡。

      陆万封就比她大两岁,一般大的年纪懂什么,不过是小孩儿不明事理,喜欢学大人说话做事罢了。

      见她这么说,陆万封依旧脸上臊得慌,“既然你不想去就不去,晚上我骑车带你出去宵夜。”

      陆见卿“嗯”了一声,旋即想到什么,嘴边扬起一抹笑,“表哥,上次你说的山里精怪的事,是谁告诉你的?”

      这就是陆见卿的处事风格,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恩恩怨怨都能暂时放到一边。

      陆见卿态度转变得太快,陆万封完全跟不上她的思维,“啊?哦,你说那个啊,是我们村杨婆婆跟我说的。”

      陆万封跟陆见卿不是一个村子的,两个村子挨得近,走动也多。

      陆见卿:“方便带我去看看她吗?”

      “方便倒是方便。”陆万封语气迟疑,“只是杨婆婆年纪大了,说话颠三倒四,时常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话,你去了估计也问不出什么来。”

      说话颠三倒四,大概率是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
      这倒有些棘手,一般老年痴呆的人记忆力下降,有时候连自己是谁都记不得,不过陆见卿还是决定去看看,说不定能遇上杨婆婆清醒的时候。

      陆见卿态度坚决,陆万封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连饭都不吃了,当即决定带陆见卿去杨婆婆那里看看。

      锁好房门,二人走在村里,时不时有老人送些瓜果蔬菜,对着陆见卿一顿敬拜,嘴里嘟囔着小神仙显灵。

      一段路走下来,陆见卿至少折了十几年寿。

      当然更多的是年轻些的村民背着陆见卿嘀嘀咕咕,从表情来看估计是在骂人。

      陆见卿的风评就是这样两极分化,信她的深信不疑,不信她的恨不得把她乱棒打死。

      不过除去这层神棍的身份,陆见卿好歹是村里唯一考出去的大学生,再有不忿者也不会当着她的面辱骂,至多就是背后议论,倒是无伤大雅。

      穿过阡陌小路往下,农田里结着新鲜作物,一路上蝉鸣蛙叫,偶尔还能听见布谷鸟的叫声。

      农村的盛夏处处透露出烟火气,不论是小溪里冰冻的西瓜,还是混合着阳光的燥热微风。

      一段路七弯八绕,直到走到一间灰扑扑的老房子,陆万封才停在门口敲门。

      开门的是杨婆婆的孙媳妇,见到陆万封身后跟着的陆见卿表情惊喜,“好标志的姑娘,你女朋友?”

      陆万封哭笑不得,“别瞎说,陆小神仙,没见过总听过吧。”

      杨婆婆孙媳妇还没嫁过来之前,陆见卿就上大学去了,所以她没见过陆见卿,如今听陆万封这么一说,遂仔细看了半晌。
      “怪不得说小神仙,果然一副神仙模样,电视剧里怎么说的,仙风道骨,说的就是这样的。”

      陆见卿嘴角露出标准微笑,刚想胡诌几句,说什么看您面色红润,近日必有喜事发生之类的话。
      话到嘴边赶紧止住,她早不干这行,得控制住。
      “你好,请问杨婆婆在家吗?”

      “在屋里,快进来,外面晒得慌。”杨婆婆孙媳妇赶紧把两人请到屋内,端了两碗凉茶,“我叫她出来。”

      陆见卿看了陆万封一眼,心想杨婆婆孙媳妇怎么不问他们找杨婆婆做什么。

      陆万封解释道:“我是村委会的,经常过来,她已经习惯了。”

      原来如此,陆见卿点点头。

      没多久,只见杨婆婆孙媳妇搀着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人从里屋出来,老人身形瘦小,佝偻着身子,一双眼睛早已浑浊不清,呆呆地坐在椅子上。

      陆万封首先过去与之攀谈,连问了几句话,杨婆婆都不回答,嘴里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些什么。

      陆万封转过头,无奈地看了看陆见卿。

      陆见卿见状,走到杨婆婆跟前蹲下,“杨婆婆,您还记得我吗?”

      杨婆婆依旧不理睬,陆万封指着陆见卿对杨婆婆说:“陆小神仙,您还记不记得?”

      估计是这个称呼刺激到杨婆婆记忆,她突然抬起头盯着陆见卿,眼中浮现出一丝清明,“小神仙,我记得小神仙。”

      眼看有戏,陆万封高兴不已,又继续说道:“是咯,她就是小神仙。”

      “不是,她不是。”杨婆婆皱起眉,脸上的皱纹挤到一块,很警惕的样子。

      “她是。”陆万封不明白杨婆婆怎么会说不是,“您再仔细看看,她就是小神仙。”

      “不是不是……”杨婆婆一直重复这句话,不论陆万封再怎么跟她解释都没有作用,杨婆婆认定陆见卿不是。

      陆见卿一直观察着杨婆婆的神态,想了想问她,“小神仙长什么样子?”

      “有袍子,头上有东西。”杨婆婆比划着。

      陆见卿听明白了,这是要她扮上。毕竟没有哪个神仙是穿着休闲裤和衬衫的。

      索性袍子家里有,拿过来扮上就是,于是陆见卿又花了一小时往返,当整套山寨道袍穿上后,杨婆婆立刻兴奋地指着陆见卿,“回来了,小神仙回来了。”

      还没等陆见卿问话,杨婆婆便自说自话道:“阿妈没骗我,小神仙真的会回来。”

      阿妈?
      杨婆婆的阿妈若是还在世得多大年纪。
      更不可能认识陆见卿。
      杨婆婆嘴里的小神仙真的说的是她吗?

      陆见卿很快意识到什么地方不对劲,顺着她的话问:“您还记得我什么时候来的这里吗?”

      杨婆婆摇晃脑袋,像是在竭力思索,而后竟然摇摇头说不知道。陆见卿大感疑惑,不知她究竟想表达什么。

      她这人耐心极好,细想杨婆婆之前的话,竟抽丝剥茧出一些线索,换了个方式问:“您阿妈什么时候见过我吗?”

      问完后陆见卿顿感血气上涌,似乎误打误撞被她发现了一件秘辛,而这件事很有可能跟她梦里那个人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杨婆婆思绪飘远,想了很久才断断续续说起一个故事,是那种小时候父母讲出来哄小孩睡觉的故事,不过这个故事主要是为了吓唬小孩,防止小孩离家太远而走丢。

      陆见卿从杨婆婆语序颠倒的话语里提取出主要信息,那是杨婆婆外婆讲给阿妈听,而后阿妈又讲给杨婆婆听的这么一个故事。

      内容很简单,说是从前有个女道士,至于为什么不称之为道姑,原因是道姑乃是蔑称,所以便用女道士称呼其人。

      女道士不是本地人,云游至此,路过陆家村便在村里住了几日,听得村里偶有人谈及山中有精怪,说那精怪似龙非龙,长相可怖,遇人就吃,定是蛇妖成精。

      之前有村民上山砍柴猛然看过一眼,吓得他回来后瘫倒在床,整整一个月没下地,整宿噩梦不断,几乎快被吓死。

      有人问他原因,他便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知,一开始没人信他,直到接二连三有村民在山上遇见蛇妖,这事才渐渐传开,吓得村民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蛇妖下山为祸人间。

      那女道士听后觉得有趣,不顾众人阻拦,只身一人上山除妖,这一去竟是大半年,村中盛传那女道士已经沦为蛇妖口下亡魂,没成想有一日那女道士从山上下来,不仅完好无损不说,还说蛇妖已除,叫村民不必担忧。

      众人听后大感奇异,纷纷夸赞道长仙法了得,乃是神明降世,力邀那女道士常住于此,那女道士拒绝再四,没多久就悄无声息消失在村中,来无影去无踪像是腾云驾雾而去。

      当时杨婆婆的外婆年纪尚小,却也记事,亲眼所见道士施展神通,便将这件事记在脑海,年深日久将这件奇闻传给了杨婆婆阿妈,而今传到杨婆婆这里,历时百年有余。

      亏得杨婆婆虽头脑不清,人生八九十年前尘往事忘得一干二净,偏偏这件事一直记在脑子里,猛然见到陆见卿一身道袍,便以为是那女道士复又返回此地,方才将这件事娓娓道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