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 27 章 ...

  •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一晃眼就到了立夏,草长莺飞。先前光秃秃的荒地里,新生的野草肆意生长,一片郁郁葱葱。

      同在肆意生长的,还有庄稼地里寂了一冬的麦苗。和煦的暖阳下,麦苗仿佛挣脱了束缚,摆脱了禁锢,茁壮生长。

      有风拂过,翠绿的麦苗随风浮动,像是一片绿海中激起一层层碧浪。

      “嘿呦,嘿哟嘿~”

      后山脚下,不时传来号子声。

      若是有人走近了看,便会看见盖房子的汉子们热得满头大汗。有耐不住热的脱了褂子,光着膀子。也有用袖子擦掉汗水后,继续搬着土坯砌墙的。

      汉子们所盖的,正是谢惟安的房子。
      细算起来,虞薇念一行人到西家屯已有一月有余。

      先前荒凉破败的西家屯,因着虞薇念一行人的到来多了一丝生气。

      特别是后山脚下,盖房的汉子们忙的热火朝天,时而喊着号子,时而大笑。

      离众人的不远处,一栋灰白色的新房子,尤为显眼。

      那房子,正是虞薇念的新家。
      村子中心也有十来栋正在建的屋子。不过那些房屋才刚刚盖出三尺来高,等它盖成也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

      “小北,多抱些柴火来。”李氏唤了虞乔北,又往木盆里多舀了两碗米。

      盖房子是苦力活,需要大把子力气。李氏心疼大家伙儿,头一回做了主要给众人煮上一锅干米饭。

      说起来,辽安县的县令韩大人真真是个爱民如子的。除了当初送来的农具不说,后又派了衙役送来了一些粮食和庄稼种子。

      众人如今已经在辽安县立足,不再需要共享食物。衙门里送来的粮食,全部按照人口分发了下去。

      至于庄稼种子和农具,因着过了播种的季节,需等到来年再种。为今之计,只得在平日里都是省吃简用,靠着衙门里送来的那点粮食,熬上个一年半载。

      李氏正淘着米,就见从后山上下来的虞薇念和秦五媳妇几个,臂弯里挎着的篮子里被赛了个满满当当。那些野菜,不说李氏,就是虞薇念也叫不全名字。

      秦五媳妇钱氏,将篮子的野菜倒在了地上,给妇人们一一介绍起来。

      “这个,叫刺嫩芽。一年之中,也就眼下这个时节有刺嫩芽。不管是拿来焯水蘸酱,还是切碎了炒鸡蛋,滋味都是这个!”

      钱氏竖了大拇指,又摆弄起蒲公英的嫩芽:“这个是婆婆丁,一般都是拿来蘸酱或是凉拌。”

      “还有这个,嫩荠菜,拿来包饺子最好不过。这个呢,是柳蒿芽,这是曲麻菜。”

      将地上的野菜一一交给众人认了,钱氏又道:“今日的篮子不够装,只摘了这些。等改日空了,你们跟我一道上山去,那山里可是有好多的野菜,还有不少能吃的菌子。若是运气好,遇着什么灵芝猴头菌的,那可是能拿到城里换银钱的。”

      虞薇念边清拣野菜根部的黄叶,边搭着腔:“我啊,向来脸皮厚。五婶子既然开了口,那到时候我可要上门去叨扰五婶子了。”

      “什么叨扰不叨扰的。婶子啊,巴不得你们都来叨扰。”钱氏抬头,看着村口那几栋老房子,声音突然低了下去。

      叨扰好,叨扰了,说明这村子里有人气。
      还未等到与钱氏再次上山认野菜时,就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春雨。

      绵绵春雨淅淅沥沥的,下起来就没完没了,众人只得暂停了盖房子的活儿,躲进了屋里。

      虞薇念的房子完工已有十来日,虽没件像样的家具,砌得却是板正宽敞。除了主屋两边的耳房,还在东西两侧各盖了两间厢房。房子盖好的那一日,大家伙儿便拆了棚子搬进了东西两侧的厢房里。

      大大小小近二十口人,挤挤倒也够住。

      原先他们是不肯搬进来的,道是新盖的房子,哪能让他们来住的,没得让主家沾了晦气。虞薇念好说歹说,好话坏话说了一箩筐,才劝得众人搬进屋里。

      而另外二十多人却没这般好运。

      一来,当初是他们自己执意要出去单独盖房。二来,虞薇念的房子就这么大,再来二十个人也不够地方住。且她也没那么好心,就算地方够大,她也不乐意将地方借给那些人住。

      这栋房子,那些人可是没出一份力。

      倚在门框上,看着顺着屋檐落下雨水,在地上的积水中溅起一朵又一朵的水花,虞薇念忧心冲冲。这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可莫要耽误盖房的进度。

      虞薇念忧心着盖房的事,忽闻李氏唤她,忙关了门去李氏的屋子。

      “娘,您唤我?”
      李氏盘坐在炕上,手里拿着剪刀,脚边放着的是虞薇念的那件旧袄子。见虞薇念进来,拍了拍身边的位置。

      虞薇念明了,挨着李氏坐下。
      “如今咱们有了房子,有了辽安的户籍,也算是落地生根。”

      虞薇念大概猜到了李氏的意思,点了点头。

      “当初本想着,到了江南入了城,便拿这首饰当了,买个房子也好,租个铺子也罢,咱们都还能东山再起。只可惜……”

      想起曾经的沈家,想起逃荒路上丧命的丈夫和大儿子大儿媳,后面的话李氏再也说不出口,捂着嘴泣不成声。

      “娘,您莫要伤心。您这般伤心,若是叫爹与大哥他们知道了,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心。”

      “不伤心,娘不伤心。”李氏抹了把眼泪,又拿起一旁的剪刀,将那件旧袄子拆了。

      袄子夹层里,是一副金耳环和一副手镯子。

      “得了空你去趟县城,将这耳环与镯子当了,给家里添置些物件。”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不论是古是金,黄金一直都是硬通货。光是那一副耳环就能当不少钱,若真拿去当了,不仅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还能有些剩余。但对于要当了李氏的首饰,虞薇念还是面露犹豫。

      李氏当是虞薇念担心东西被贼人惦记,宽慰着:“虽说财不露白,但如今咱们已在此处落了脚,拿了此地的户籍的。且那县衙的师爷与陆大人相熟,拐着弯的也与你有层关系在,不会有那不长眼的要觊觎你这么点东西。”

      “这屋子里空荡荡的,柴米油盐,桌椅板凳什么的,总得添置一些。另外,你再扯上几尺布,也该做身新衣裳了。”

      经历过生死逃亡的李氏,早已不再是那个深宅内院的当家主母。对她而言,这些首饰不过是身外之物,能活下去才最要紧。

      一番劝说后,虞薇念拿起了耳环,将手镯又塞回给李氏,道:“娘,耳环我拿去当了,给家中添置些物件。这镯子,您收好!”

      “一起拿去当了罢,正是用钱的时候。”李氏瞥了眼玉镯,又别过头去。

      虞薇念拉过李氏的手,将镯子套到了李氏手上,道:“娘,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钱。只要人活着,就能赚着钱。再说这副耳环是金子的,换的钱起码够我们一两年的嚼用。”

      “至于这镯子,这是……”
      “您留着,就当个念想。”

      这镯子,是原主已故的公爹送给李氏的定情信物,一直被李氏戴在手腕上,视若珍宝。直到洪灾爆发,沈家众人流离失所,不得已,李氏才将镯子取下来,缝进了虞薇念的袄子里。

      她也当初在小衡山时,被袄子的边角砸到,才想起来她们还是有些本钱的。

      也是在那时,她才知道温良少言的李氏是有大智慧的。

      当初若不是李氏将首饰缝进袄子里,怕是东西早就被别人抢了去,哪里还能留的到今日。

      虞薇念还在感慨古人的智慧,忽然觉得手心冰凉。一低头,见那只玉镯又被李氏脱了下来,塞进了她的手心。

      “就算现在不用,说不定以后也有用。这镯子,阿念先收着,等要用时再拿去当了。”

      “娘~”
      “行了,你也莫要再推辞了,先将东西收好。”

      窗外的雨还在下,不知何时能停。虞薇念将首饰又缝进了衣服里。待到天晴时,再拆了去城里换钱就是。

      不然如此贵重的东西揣身上,若是弄丢了,她怕是哭都没个地方哭。

      这一场雨,整整下了六七日才停。

      雨停了,地上却是湿答答的,泥泞不堪。

      在地面与土坯被晒干之前,盖房子的事还是要搁置下来。

      盖不了房子,却是能采得了菌子与野菜。

      雨将将才停,太阳还未钻出云层,虞家院子里就迎来了几位妇人。正是秦五媳妇钱氏与秦六媳妇陈氏,秦村长的大儿媳妇牛春妹和村长的大孙女秦琴。

      钱氏提着篮子,站在屋外大声问着:“阿念,我们去山里捡菌子挖笋子,你去不去?”

      一听是要上山捡菌子,虞薇念匆忙下炕,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好,忙应道:“去,婶子你等等我,我这就来!”

      不止虞薇念,西厢房的妇人们也闻声出来,纷纷要跟着一道上山。

      钱氏自是不会拒绝。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她们辽安县的百姓,多数靠的是山神爷赏饭吃。这群关内来的流民,如今已是西家屯的村民。既然日后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也该跟着她进山认认。

      得叫她们知道哪些是能吃的,又有哪些是能卖大钱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7章 第 27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